关于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发展的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以大城市群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关于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发展的研究报告之一本刊编辑部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编者按:如同企业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由小企业到大企业再到企业集团这样一个过程一样,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日益显现出向集团化、规模化和一体化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在中国,率先发展起来的几个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孕育着中国未来城市“集团”的雏形,这就是以上海、广州、北京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大北京城市群。 虽然它们各自发展的情况不尽相同,路径也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城市的竞争力。 据悉,改革开 2、放以来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城市会议目前正在紧张的筹备之中,不久就将开幕,为迎接这次大会的召开,在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小组支持下,本刊将从今天开始分三期就我国城市群特别是以长三角城市群、大北京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为着眼点,对我国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发展做一全方位的实证分析,其中也涉及到有关区域综合竞争力方面的问题,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我国城市群问题的关注。 江浙九市首脑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思路关于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发展的研究报告之二编者按:长江三角洲地区个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和沪、苏、浙三省市的常务副省长沟通的渠道和机制已初步形成。 另外,沪、苏、浙三省市正着手从交通、市场、生态、信息、金融 3、和人才个方面展开全面合作,以降低地区经济发展成本,提升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 近一段时间, 解放日报 、 文汇报等连续对长江三角洲各城市领导进行了专访,显示该区域内城市高层在一体化方面的思路已基本形成,认识非常到位。 本文现将有关谈话要点综述如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体化的共识,正在长三角地区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在全国前列的根本所在。 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李源潮:呼应上海 辐射周边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构造区域性发展优势,不是简单的对国内而言,而是对世界而言。 仅在自己的“地盘”内实现自我调整,根本没有出路。 过去,南京人中一度有过“大树底下难成材”的议论,作为省会城 4、市,离上海这么近,难免受到制约。 譬如跨国公司的进入,都会将上海作为第一“滩头”。 但而今,在口岸等多方受益后,南京人开窍了。 南京人更欣喜地看到,接受上海辐射的效果正不断叠加,区域引力日益增强。 如今,南京抱定了“大树底下好成材”的信念,沪宁互动频繁:上海光明牛奶是南京卫岗牛奶的劲敌,可南京对卫岗牛奶却从不护短;南京城市的隧道工程,请上海专家做规划;南京沿江改造的融资渠道,借鉴了上海的经验;南京浦镇铁路车辆厂,中标上海明珠线的车厢制造再看跨国公司,也早就瞅准了沪宁间特殊的纽带关系。 摩托罗拉在上海有产业基地,而其部分研发机构设在南京;再如石化巨头巴斯夫,在上海投入巨资,接着又在南京掷下巨资。 爱立信 5、、飞利浦,在投资上海之余,几乎毫无例外将南京作为投资“第二站”。 长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最具竞争潜力的地区之一,未来年,它将面临国际产业转移的关键期。 “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力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而其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它的最新投资内。 目前,世界强的近半数已到达上海。 上海的开放和发展,是南京开放和发展的巨大资源。 国际第一集团军云集上海,我们要找大公司合作,不用出国,去上海。 南京将通过上海通往世界的桥头堡作用,积极实施“大经贸”和“走出去”战略;同时,南京通过学习上海大开放的气魄和手笔,借鉴国际经验,少交“学费”。 一方面呼应上海,另一方面,南京又在形成新的辐射。 南京与周边的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 6、和滁州等地,已形成了“一小时车程范围的都市圈” ;南京又同上海、武汉、重庆一起,构成了长江流域四大区域经济中心,这使得南京担当了向西辐射和传递上海辐射的“要角”。 近年来,如何继续扩大上海的政策效应,做上海有效性的外延,是南京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在生产力布局上,南京鼓励汽车、石化、产业,同上海积极整合, “各得其所” ;在人才培养上,南京致力于研究人才积聚优势,防止低水平的无序竞争。 而作为政府,则通过政策引导等手段,让企业真正成为合作的主体。 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苏州市委书记王珉:近水楼台 四沿布局作为上海的“连体”近邻,苏州加快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苏州目前正在打 7、造“古城居中,东园西区”的“一体两翼”新格局,加快与上海的全面衔接。 苏州不仅将已建的沪宁高速、在建的沿江高速和规划中的轻轨建设“齐头并举”与上海接轨,而且正在着手设计一个“大口袋”式的交通网,通过这个环城大“网” ,苏州市区可快捷地与昆山、常熟、张家港、吴江、太仓等(县)市沟通,而这个“大口袋”的“开口”方向正好对着上海。 接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近水楼台,成就了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吸引外资成了最强项。 这是条“长腿”。 但是, “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快更有劲;三足鼎立,才能更加稳固坚实。 苏州在力争吸引更多外资的同时,把全面实施企业转制作为抓手,改“外向型经济”为“开放型经济” ,大力吸引上海、浙 8、江乃至广东等地的民间资本,把内资民资这条“腿”也拉长。 现在,苏州市已开始将以往用于外商的“亲商、富商、安商”政策,一视同仁地用到民营经济上,这样做也符合有关规则。 苏州有外资企业这一块,再添上民营企业这块,加上目前正在大力培育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 “三足鼎立”的经济新格局即将形成。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融合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市场和企业逐步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主体,政府的协调和服务功能也在加强。 苏州作为江苏省入世先行示范区,与上海合作的手笔越来越大。 苏州正在重构经济新“骨架” ,形成沿路、沿江、沿湖和沿沪的经济新布局,推进与上海及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共同体建设。 苏州要沿沪宁、苏嘉 9、杭等高速公路,建立与上海互补的、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长江培育与上海配套的冶金、化工基础工业片;沿太湖、淀山湖等发展现代生态旅游线;沿上海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基地。 现在,两地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今年月,上海与常熟签订合作项目项,光上海企业就投入资金亿元,兴建化工、轻工、纺织等一批新企业。 前不久,上海红双喜集团与苏州方共投入多万元年产万只乒乓球的体育用品厂在吴江开工建设。 月,太仓又与上海签订合作项目项,共同投入资金亿元,建设港口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 为加强两地高新技术方面的合作,最近,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在苏州设立了分支机构,而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又加盟上海技术产权交 10、易所,成为首批会员单位之一。 苏沪两地还在金融、证券、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与交流。 浦发银行为苏州市政建设提供了大批贷款。 苏州选派中青年优秀干部在上海全面学习知识。 经过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苏浙沪两省一市产业错位和功能整合已现“轮廓”。 最近,国家交通部正式批准成立苏州港,这一重大举措将使苏州更有效率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苏州将对下属的太仓、常熟和张家港等港实行“多元投资、统一管理” ,充分利用境内长江直奔东海的地理优势,拟在全长公里的长江岸线上建个泊位,形成与上海“呼应”的重要配套港。 目前,个万和个万吨级的码头正在建设之中。 苏州港将和宁波北仑港一起成为 1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两翼”。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接轨上海 错位发展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活力最充沛的地区之一,上海则是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经济发展的龙头。 在今年初的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杭州作出了接轨上海、错位发展的重大决策。 接轨上海是杭州扩大开放、融入全国、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譬如,杭州的国内游客有四分之一来自上海,境外游客也有不少是从上海转道来杭州的。 今年至月杭州接待境外游客万人,预计全年可超万人,而上海的境外游客一年已达到三四百万人。 不言而喻,杭州的发展,一定要接轨上海。 而上海的发展,对杭州是有力的促进和带动。 如今,杭州接轨上海的思路已愈加明晰互补型、错位式 12、。 杭州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瞄准上海需求,服务上海发展。 在产业上,上海有的、强的、优的,杭州不一定要搞,而要以比较优势作为“切入口” ,做大做强“人无我有”的特色产业。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会展游、商务游;杭州是“人间天堂” ,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可以将商务游、会展游和观光游更好地融为一体;上海是国家芯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杭州则是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杭州可以为上海提供配套服务;杭州“旅游西进” ,正在开辟一条高“含金量”的旅游新线路,把上海、杭州和黄山串在一起,形成世界级的黄金旅游线。 目前,从杭州到安徽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可以说,杭州“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 13、、跨江发展”的四大发展战略中,都有接轨上海的“影子”:杭州从“西湖时代”步入“钱塘江时代” ,大手笔建设钱江新城,宛如昔日上海的浦东开放开发;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参照坐标系之一就是上海的衡山路。 沪杭两地互动发展在新世纪里一定能迈出新的步伐。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依托上海 发展宁波甬沪地相近、人相亲、文相通,历史渊源深厚。 从上海开埠起,宁波人就参与上海的经济社会生活,做了不少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继续参与上海的发展,大量企业为上海工业配套,两千多家企业进沪发展,宁波的建筑企业在上海取得的“白玉兰奖”难计其数。 宁波还为上海提供菜园子、菜篮子、菜盘子, “上海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牌子插到 14、了宁波的田头。 ”宁波的发展也离不开上海。 从七八十年代宁波乡镇企业的发展,到如今享受浦东开发开放的成果,上海对宁波乃至浙江的辐射带动作用巨大,不只是在经济范畴,还有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制度创新的成功做法,对宁波、对周边地区、对江浙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我们明确提出两句话:“依托上海,发展宁波;服务上海,有所作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崛起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 其中最有潜力、最有实力、发展最快的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是经济中心、国际大都会,它拥有的资源、成果是我们可以共享的。 甬沪两地可以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战略决 15、策,建设洋山深水港,我们非常拥护非常支持。 在把上海建成东北亚航运中心的进程中,北仑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嘉兴市委书记陈加元:从接受辐射转向全面“对接”嘉兴正在从靠近上海向主动同上海全面“对接”融合转变。 长江三角洲是一个共同体。 如今,世界产业、国际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环太平洋地区是重点区域,中国则是这一区域中的“热点”,而长江三角洲则是“热点”中的首选之地。 长江三角洲发展前景看好,上海的“龙头”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关键是十五个城市搞好“大合唱” ,淡化行政边界,强化经济联系,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应做一体化考虑。 其次,必须淡化单边动作,强化互动、协作。 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16、任何大小城市都不可能“包打天下” ,万事不求人。 各个城市只能在既有分工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再其次,必须淡化行政手段,强化市场作用。 特别是入世后,企业是主体,主要途径是市场,政府主要做好引导、推动、促进工作,通过共同努力,变行政区划为经济区域,共同构筑经济圈、市场圈,形成像纽约地区、东京都地区似的大都市圈,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 那样长江三角洲的潜力、能量会进一步迸发出来。 互动、双赢,就是谁也不吃掉谁。 过去人才流动,称为“挖人才” ,现在叫做资源优化配置,从“留”转为“流”。 要素流动起来才会增值,不流动就会价值递减。 人流、物流、信息流合理流动、共同利用,效益就成几何级放大,这完全符合长江三角洲十五个城市的共同利益。 年嘉兴提出接轨上海的战略,至今已整整十年,日益深入人心,得到社会认同。 现在这一战略已定为“十五”期间嘉兴实施的五大战略中的首选战略。 这种接轨将向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关于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发展的研究报告
相关推荐
批判性的政治诗和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边塞诗, 《 观猎 》 就是他前期的边塞诗。 课文解读 1. 主旨感悟 《 积雨辋川庄作 》 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样优美风光,全诗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 辛夷坞 》 借对辛夷花从盛开至凋落寂寞无主的描写,创造了一种静谧安详的意境,而这正是诗人自己空寂心境的形象比喻,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 《
户、牖: 宜: 濯: 揖: 穷: 胜: 自适: 振: 胜: 乌: 病,忧愁 功劳之余,即剩余时间 自己任情漫游。 放,纵。 用蓬草,用破瓮,名词用作状语。 编成门,做成窗。 名做动 应该 洗濯 拱手行礼。 这里的意思 是相对(西山白云) 尽享 美景 自求安适 吹拂 禁 哪里 介词短语后置句 赞颂张梦得“何适而非快”的旷达胸怀。 深入文本,品读探究 • 2. 作者如何将 快意之情 贯穿行文始终。
景之快 长江 两岸冈峦山林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鹜 ,其流风遗迹 (浩淼 壮阔) (明丽清新) 亦足以称快世俗 .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人之快 江山风物足以观赏 古人流风足以怀想 二
挂钩政策,预先下达的用于城镇建设的建设用地指标;上级下达 XXX此次增减挂钩 周转指标为 公顷。 XXX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还建实施方案 XXX 有限公司 7 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通过验收确认,增减挂钩项目净增耕地面积进入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库。 它的核定、审批、使用和核销等,实行单独统计,封闭运作。 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以增减挂 钩项目为单位从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库中核减
病好了吗。 修行虽久 ,然 江湖 皆昔所游 ,往往 有亲旧 留连 ,又不遇恶风水 .老母用术者言 ,果以此行为幸 .又 闻 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又有梨、栗、橘、柚、大笋、茶荈 ,皆可饮食 ,益相喜贺。 昨日因 参转运 ,作庭趋 ,始觉身 是 县令矣。 其余皆如昔时。 江湖:水路 往往:处处,到处 留连:逗留 闻:听说 作庭趋:作了下级参拜上级的礼节 第四段:此行甚幸,让朋友勿挂。
感慨 纵横一世却连一美人一名马都无法保全的伤感、不解、不平与怨愤 重视人才的作用 视角高远,不因胜利而失去清醒 眼中只有自己,却又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不正视自身的弱点,即便是处于英雄末路的情形之下也是如此 拓展二: “ 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 , 能够令 “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 , 莫能仰视 ” , 这歌一定极为动人。 《 楚汉春秋 》记载了虞姬的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