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案例分析内容摘要: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 合同法甲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甲为借款人,乙为出借人,借款数额为 500 万元,借款期限为两年。 丙、丁为该借款合同进行保证担保,担保条款约定,如甲不能如期还款,丙、丁承担保证责任。 戊对甲乙的借款合同进行了抵押担保,担保物为一批布匹(价值 300 万元) ,未约定担保范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甲、乙均为生产性企业,借款合同的效力如何。 为什么。 2、设甲、乙均为生产性企业,甲到期无力还款,丙丁应否承担责任。 为什么。 3、设甲、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与乙决定推迟还款期限 1 年,并将推迟还款协议内容通知了丙、丁、戊,丙、丁、戊未予回复。 丙、丁、戊是否承担担保责任。 为什么。 4、设甲、乙决定放弃戊的抵押担保,且签订了协议,但未取得丙、丁的同意。 则丙、丁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为什么。 5、设甲到期不能还款,乙申请法院对戊的布匹进行拍卖,拍卖价款为 550 万元,扣除费用后得款520 万元,足以偿还乙的本金、利息和费用。 乙能否以拍卖所得清偿自己的全部债务。 为什么。 6、设戊的布匹因不可抗力灭失;丙被宣告失踪,其财产已由庚代管。 现甲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丁偿还了乙的全部债权,丁的追偿权可向谁行使。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无效。 借款合同属于违法资金拆借行为,合同无效。 2、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该过错赔偿责任为不能还款数额的三分之一。 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但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各自相应的过错承担责任。 3、保证人丙丁不承担保证责任,但抵押人戊仍应承担担保责任。 保证合同未约定保证期限的,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现甲乙推迟还款期限一年,未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保证人只在原保证期限内承担保证责任。 因超出了六个月的保证期限,故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而抵押权消灭的期间为主债务诉讼时效届满之日起两年。 虽然甲乙推迟还款期限一年,仍未超出抵押权的消灭期间,故戊应承担抵押担保责任。 4、保证人丙丁仍应承担 200 万元的保证责任。 因为债权人放弃物保的,保证人在放弃物保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5、可以。 同一债权既有第三人提供的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的抵押且未约定担保范围的,债权人可向任一担保人请求全部清偿。 6、可向债务人甲和财产代管人庚追偿。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就取得了对债务人的追偿权。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就取得对其他担保人的应承担份额的追偿权。 戊作为抵押担保人,其抵押物灭失,抵押权消灭。 故其丧失抵押担保人的身份,丁不能向戊追偿。 丙已失踪,其财产由庚代管,财产代管人在诉讼中可为诉讼当事人。 故可向庚追偿。 案例 1 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某市原有甲、乙、丙、丁四家定点屠宰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屠宰许可证等证照齐全。 1997 年国务院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该市政府根据其中确认并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的规定发出通告,确定只给甲发放定点标志牌。 据此,市工商局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营业执照吊销,卫生局也将卫生许可证吊销。 乙、丙、丁三家屠宰场对此不服,找到市政府,市政府称通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需遵守执行。 三家屠宰场遂提起行政诉讼。 问题 (1)市政府的通告属于何种类型的行政行为。 理由是什么。 (2)谁是此案的被告。 理由何在。 (3)此案乙、丙、丁是否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理由是什么。 (4)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属于何种性质的行为,工商局、卫生局能否据此吊销乙、丙的执照许可证。 正确答案 (1)市政府的通告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本案中市政府发布的通告,明确确定只给甲发放定点标志牌,而该市原仅有甲、乙、丙、丁四家定点屠宰场,这就意味着剥夺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的屠宰资格。 可见,该通告是针对定点屠宰这一特定的事和甲、乙、丙、丁这一特定的人作出的,侵害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的公平竞争权,属于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 (2)市政府、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均可成为本案的被告。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3 条第(一)项可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对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行政诉讼,由于市政府的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且直接侵犯了乙、丙、丁的利益,故乙、丙、丁均可依据行政诉讼法第 25 条第 1 款的规定,以市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依行政诉讼法第 11 条第 1 款第(一)项规定,乙、丙、丁可以市工商局、市卫生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3)乙、丙、丁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理由如上题所述。 (4)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是行政许可行为,具体而言是属于资格许可行为,即赋予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的许可。 既然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的行为是资格许可行为,未获得该牌的企业就不得从事生猪屠宰的经营活动,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就有权据此吊销其执照与许可证。 但本案中,由于市政府的行为违法,所以,工商局、卫生局就不得据此吊销乙、丙、丁的执照与许可证。 案例 1.甲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甲为借款人,乙为出借人,借款数额为 500 万元,借款期限为两年。 丙、丁为该借款合同进行保证担保,担保条款约定,如甲不能如期还款,丙、丁承担保证责任。 戊对甲乙的借款合同进行了抵押担保,担保物为一批布匹(价值 300 万元) ,未约定担保范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甲、乙均为生产性企业,借款合同的效力如何。 为什么。 2、设甲、乙均为生产性企业,甲到期无力还款,丙丁应否承担责任。 为什么。 3、设甲、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与乙决定推迟还款期限 1 年,并将推迟还款协议内容通知了丙、丁、戊,丙、丁、戊未予回复。 丙、丁、戊是否承担担保责任。 为什么。 4、设甲、乙决定放弃戊的抵押担保,且签订了协议,但未取得丙、丁的同意。 则丙、丁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为什么。 5、设甲到期不能还款,乙申请法院对戊的布匹进行拍卖,拍卖价款为 550 万元,扣除费用后得款520 万元,足以偿还乙的本金、利息和费用。 乙能否以拍卖所得清偿自己的全部债务。 为什么。 6、设戊的布匹因不可抗力灭失;丙被宣告失踪,其财产已由庚代管。 现甲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丁偿还了乙的全部债权,丁的追偿权可向谁行使。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无效。 借款合同属于违法资金拆借行为,合同无效。 2、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该过错赔偿责任为不能还款数额的三分之一。 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但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各自相应的过错承担责任。 3、保证人丙丁不承担保证责任,但抵押人戊仍应承担担保责任。 保证合同未约定保证期限的,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现甲乙推迟还款期限一年,未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保证人只在原保证期限内承担保证责任。 因超出了六个月的保证期限,故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而抵押权消灭的期间为主债务诉讼时效届满之日起两年。 虽然甲乙推迟还款期限一年,仍未超出抵押权的消灭期间,故戊应承担抵押担保责任。 4、保证人丙丁仍应承担 200 万元的保证责任。 因为债权人放弃物保的,保证人在放弃物保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5、可以。 同一债权既有第三人提供的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的抵押且未约定担保范围的,债权人可向任一担保人请求全部清偿。 6、可向债务人甲和财产代管人庚追偿。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就取得了对债务人的追偿权。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就取得对其他担保人的应承担份额的追偿权。 戊作为抵押担保人,其抵押物灭失,抵押权消灭。 故其丧失抵押担保人的身份,丁不能向戊追偿。 丙已失踪,其财产由庚代管,财产代管人在诉讼中可为诉讼当事人。 故可向庚追偿。 案例 2. A 地甲公司与 B 地乙公司签订一份书面购销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冰箱 200 台,每台价格是 1500 元。 双方约定由乙公司代办托运,甲公司在收到货物后的 10 日内付款,合同的违约金为合同价款的10,并且约定了因合同发生纠纷由合同签订地 C 地的法院管辖。 但是,在合同签订后,乙公司因为资金不足,发生生产困难,没有能够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 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乙公司拒绝,双方发生争议,甲公司提起诉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双方约定合同的签订地的法院为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该管辖协议是否有效。 2、如果双方当事人约定 C 地为合同的履行地,并且约定合同履行地的法院为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请问此时就本案而言,C 地的法院是否因此而取得管辖权。 为什么。 3、本案件中,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约定管辖协议,那么,甲公司可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4、如果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仅仅约定了合同的履行地为 C 地,并没有约定管辖协议,此时甲公司应当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5、如果双方当事人为了平等地保护双方的利益,在合同中约定因为合同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原告住所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那么,此时甲公司可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6、如果乙公司已经交付了货物,合同的实际履行地是 D 地,但是,甲公司没有能够按时支付价款,双方发生争议,乙公司提起诉讼,此时,乙公司向 D 地的法院提起了诉讼,甲公司应诉答辩,没有提出异议,此时 D 地的法院是否因此而享有管辖权。 7、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并没有约定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而是在合同发生纠纷后,才书面约定了合同签订地的法院为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此时的管辖协议是否有效。 参考答案: 1、该管辖协议有效,因为是在书面合同中约定了合同签订地的法院为合同纠纷管辖法院,不违反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等特殊规定,具备了管辖协议生效的条件。 2、此时 C 地的法院取得管辖权,因为双方当事人约定 C 地的法院为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并不违反法律的禁止规定,而且也符合管辖协议的生效条件,因此,C 地的法院取得管辖权。 3、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约定管辖协议。 那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纠纷应当由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意见的规定,因为合同纠纷提起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而且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当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因此,在当事人双方没有约定管辖协议的情况下,因为本案件中的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如果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合同履行地或者是合同中约定的合同履行地与原告住所地和被告住所地均不同,则原告只能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就是向 B 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此时,甲公司应当向被告所在地 D 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理由同上题答案。 5、此时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管辖协议无效,甲公司只能按照法定管辖向被告住所地或者是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考虑到本案中的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因此,此时应当按照上述第三题的情况处理。 因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法意见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选择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或者是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此时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管辖处理。 6、此时 D 地的人民法院取得管辖权。 虽然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但是原告没有向约定的管辖法院提起诉讼,被告在答辩期间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应当视为双方当事人放弃了管辖协议。 7、此时的管辖协议依然有效,因为管辖协议可以作为购销合同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于购销合同。 只要当事人双方书面约定,符合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司法案例三中国证监会的某证券监管派出机构于 2006 年 8 月在对甲上市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事实:(1)2006 年 2 月 10 日,经甲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甲公司为减少注册资本而收购本公司股份 1000 万股,甲公司于 3 月 10 日将其注销。 (2)2006 年 4 月 1 日,经甲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甲公司为奖励职工而收购本公司 6%的股份,收购资金 6000 万元全部计入甲公司的成本费用,截止 7 月 1 日,收购的股份尚未转让给职工。 (3)2006 年 5 月,经甲公司董事会同意,董事王某同甲公司进行了一项交易,王某从中获利 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