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建保【 2020】 56 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建保【 2020】 58号) 等文件精神。 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三 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分析 一、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AA 省 XX市 XX区 西环路 3 号 , XXXX厂生活区内。 二、 地址建设条件 地理位置 XX市 位于东经 111176。 150—114176。 050,北纬 29176。 260—31176。 370。 地处 AA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 483公里。 XX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樊。 平原湖区占 %,丘陵低山区占 %。 气候特征 XX 市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 104—110 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 1800一 2020小时,年平均气温 —℃ , ≥10℃ 年积温 5000- 5350℃ ,年无霜期 242—263 天,多数年份降雨量在 1100—1300 毫米之间。 有足够的气候资源供农作物生长。 4- 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 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 75%, ≥10℃ 的积温为全年 80%,水热同步与农业生产季一致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地震 根据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XX 市 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 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地质 XX 区地处江汉冲积平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80~240KPa. 三、交通区位条件 XX 地处 “两湖平原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中心,东连苏沪,西通巴渝,南达两广,北抵中原,是我国东西南北的地理要冲,距中国 “四大经济发展极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均为 1000 公里左右,从 XX始发和中转的物资在 24小 时内可运达这一范围内的任一城市。 独特的区位优势,使 XX成为 “长三角 ”和 “珠三角 ”两大经济发达区域与大西北之间最重要的交通驿站。 XX这一 现 代驿站,将中国大陆湿润与干旱两种生态、制造与资源两类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XX日益成为各类产业资本转移的焦点。 XX交通便利,全国国土开发一级轴线 (长江 )和二级轴线 (京 广、焦枝铁路 )在此交汇,连东西、贯南北, “居中 ”独厚。 公路交通发达。 207 国道、二(连浩特)广(州)、随(州)岳(阳)等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318 国道、沪蓉高速公路横跨东西,并与京珠高速公路和全国高速公路网连接。 主跨径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 XX长江大桥,将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连为一体。 XX已跨入全国 139 个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行列。 荆(门)沙(市)地方铁路与焦枝铁路接转,货运联通全国;正在建设的沪汉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穿越 XX,荆(州)岳(阳)铁路 “十一五 ”期间开工建设, XX 将成为全国铁路交通网上的重要结点。 XX 水运通江达海,长江黄金水道 483 公里横穿全境。 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港是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和国家一类口岸,开办了国际船代、国际货代和综合物流业务,实现了水铁联运、保税入库、全球直达;沙市盐卡新港为长江中上游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唯一一座高桩梁板直式码头,年吞吐货物能力 400多万吨,集装箱储运能力 4 万标箱以上。 航空便利,毗邻的三峡国际机场距中心城区仅 40 分钟车程,开辟有通往国内主要城市的多条航线。 四、建设条件分析 根据 XX 市 城市规划管理局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的规划红线图,该栋楼所在位置地势相对较高,可免受太湖港的洪水 侵扰。 由于紧邻该厂生活区,城市自来水、住宅生活用电等条件基本具备,无需另设专线。 生活区周围大多为农田,环境幽静,一派田园风光。 其南侧为 XX 区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建成后还可享受园区建设带来的环境进一步改善。 为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配套建设的西环路 (路宽 36米) 及太湖港桥 (可通过 30吨的车辆) 全部于 2020年完工, 从西环路到施工地点的水泥硬化路面最窄处宽 6米, 施工期间所需建筑材料、施工机械 、施工后的建筑垃圾 等进出施工现场均无障碍。 XX 区地处江汉冲积平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建筑层数 6层, 地基稍作处理即可。 地下水位低,不会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造成不利影响。 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 、选址评价 本项目选址 于原 XX厂内地势相对较高的生活区南侧 , 可免受太湖港洪水侵扰,而且搬迁后腾出来的地段便于整体规划或开发。 建设条件理想,市政配套设施 相对 齐全,交通、供电、给排水等也 较 方便,合理的建设条件和建设环境适合本项目建设。 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 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一、确定建设规模的依据 (一)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503682020; 二、建设规模 (一) 需求分析 棚户区改造是中央政府为解决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 的一项民心工程。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中央投资支持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保【 2020】 56 号)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编报 2020年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央投资补助建议计划的函》(建保综【 2020】 9号)及 AA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关于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中央投资支持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了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XX区政府决定对 XX厂棚户区分两期实施原址改造。 根据 XXXX 厂棚户区分布现状, 第一期改造 48 户,第二期改造 48户,共 96户, 2020 年前全部改造完成。 本项目为第一期。 (二) 建筑规模 XXXX 厂棚户区 改造第一期 需 拆迁 的 48 户, 户均建筑面积 26平方米 , 但职工在房前屋后都搭建了简易棚,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XXXX 厂 决定计划 修建 1栋六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 拆迁安置方案中补偿 建筑面积标准为: 拆迁户人口 2 人及以上的, 二室一厅 42 户,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每户 , 拆迁户人口仅 1人的, 一室一厅6户 ,每户 平方米,共 3714 平方米。 (二)用地规模 在 XXXX厂内 修建, 总用地面积 1145平方米。 三、 建设内容 本项目 拟 新建 1 栋 6 层的 住宅楼 ,建筑面积 3714 平方米 ,同时配套建设水、电 和网络 等工程 ,外墙面 装修采用 釉面 砖,内墙面和地面用砂浆收光即可。 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 章 工程建设方案 一、设计依据 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20】 2.《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20】 3.《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20】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 2020版 ) 5.《民用建筑 设计 通则》【 GB503522020】 6.《建筑 设计 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7.《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20】 8.《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20】 9.《民用建筑热工 设计 规范》【 GB5017693】 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20】 1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AA 省地方标准 DB42/3012020】 1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 JGJ14420 J4082020】 1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20】 14. 建设方提供的地形图 二、 户型及平面设计 楼西北 东南向布置,建筑面积为 3714平方米 ,长度为 ,宽度为。 本工程为 6层砌体结构,建筑物总高度为 ,层高均为。 本住宅楼分为四个单元,一梯两户,一共 48 户。 有 A和 B两个户型,其中 A 户型两室一厅 (建筑面积 ) ,共 42户; B户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型一室一厅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共 6户。 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 ,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保温材料为水泥聚苯板。 A户型 B户型 三、建筑形态与立面设计 建筑形态是设计构思的具象化表现 ,结合住宅楼的功能特点,为提高实际使用效率,建筑外观采用规则的造型、简洁的语汇,形成虚实相生、光影变换的立面感受。 在色彩和材质方面,外墙采用白色涂料,屋顶采用红色机 制 波型瓦,给人以清洁明快的感觉。 立面设计是在满足房间的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结合平面的内部空间组合进行的。 进行立面设计时要考虑房屋的内部空间关系,相邻立面的协调,各立面墙面的处理和门窗安排,满足立面形式美观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各入口,雨篷等细部构件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阳台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阳台卧室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处理。 四 、 结构 及地基基础 设计 1. 抗震设防烈度 6度;抗震设防类 别为丙类。 场地类别 Ⅱ 类。 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3.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4.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建筑 本场地地形较平坦,无浅层滑坡现象及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场区内无溶洞、古墓等地下洞穴,也未发现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该场地稳定。 五、 给排水工程 (一)给水工程 给水水源 在该楼的南北两侧接厂区给水管上引出给水管,在棚户区改造外围成环型布置,作为本工程生活及消防水源。 本工程生活用水一至六层由厂区给水管直供 ,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不需再作处理。 用水量估算 给水的水质应符合《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的规定,用水量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进行估算。 3.给水系统 给水管为下行上给树枝状形式。 给水管仅在厨房留一临时水咀,其余预留管头并做临时封堵;排水管仅安装大便器,其余预留管头高出地面200mm,并做临时封堵。 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排水系统设计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 雨水系统根据屋面雨水和阳台排水合理布置。 污水排水管道根据改造厨房和卫生间合理布置,所有污水经污水排水管排入市政污水管。 污水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进行排放处理,主要是生 活污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六 、供电及照明工程 (一)供电来源 本项目 建设地点在 XX区电力分局供电范围内,按三级负荷供电。 (二)供电范围 按供电区域,主要是住宅楼室内用电;按供电对象,主要包括照明用电和空调用电两大部分。 照明用电主要是室内照明和室外(包括进出入道路等)照明用电;动力用电主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