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还要再开发内容摘要:

1、开发区还要再开发2002发区的原来优势在于地理区位和政策倾斜;那么,经过近 20 年不断成长,开发区具备了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环境、机制和实力上。 开发区不仅有了相当完善的硬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高水平,而且有了比较完善的软环境,办事效率比较便捷;不仅建立了比较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体制和微观体制,并且开始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在此基础上,利用了大量外资、兴办了成群的三资企业,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连同若干研究中心和创业基地,聚集了不少知识精英。 开发区不再是星星亮点,而是显示出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焕发着灿烂夺目的光芒。 加入世贸对中国来说,挑战是现实的、迫切的,机遇是潜在的、长远的。 诸类挑战 2、,首当其冲的也是开发区。 跨国公司来中国抢滩,以开发区为桥头堡,有一系列的战略和策划。 为了应对,获得“双赢” 和“多赢”,本着互利互补的要求,开发区必须适合新形势,实行自己的战略转换和策划选择,构建自己的新优势。 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扩大开放和最终走向全球化为目标,围绕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心,开发区应当在很多方面实行根本性的转变,如:引进主体由一般外商转向跨国公司,引进客体由资金、资本转向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引进方式由加工、制造转向开发、创业、并由引进转向合作,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引进结构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二、三产业并重,引进合作者由国有企业为主转向与私营企业并重;引进容 3、量由多多益善转向有区别、有重点的“优生” ,避免趋同和过剩;引进效果由增加产值和出口值转向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进而营造高素质的人才高地;等等。 这是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进而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通过建立和健全稳定的市场经济法制,努力克服信息不对称,树立诚信,强化沟通,运用国际规则来与国际市场相对接、相融合;并且跳出开发区来办好开发区、发展开发区,采取官产学三位一体的办法,走开发区内外协作之路,并把开发区的成果推广到所在地区和相关城镇。 应当看到,开发区有丰富经验待总结提升,也有若干教训要回顾整改。 所谓“招商引资幼稚病” ,如片面许给政策优惠而进行内耗大的争夺,单纯为了获得项目不计及承担风险,刻意追求数量而不留意其可持续性,只讲经济而忽视文化和人文,都不符合入世的既定规则,必须引以为戒,以保证开发区的健康壮大。 已有厚实基础的老开发区要立新功,在二次创业中再上一层楼,争取跨越式增长。 不同的开发区要因地制宜地确认功能定位,紧扣自己的职责,培育自己的个性,在差别发展中形成无可替代的独立优势,增强其竞争力和生命力。 人们可以期待,入世后的中国是步入世界自由贸易的巨人,其魄力和魅力,很大程度上要靠开发区来体现和张扬。 经济日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