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20xx福建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下册全册内容摘要: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利用 过程画图的动机和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会定义 logo 带参数和不带参数过程并在命令窗口中调用已定义过程 教学难点: 会定义 logo 带参数和不带参数过程并在命令窗口中调用已定义过程 教学具准备 授课时间: 第 周 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添 改 创设情景 Logo 命令的两种执行方式及过程的命名 老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教师用课件展示 各种积木的图片。 ) 学生 1:„„ 学生 2:„„ (教师趁机讲解 积木的特点 ) 教师:积木 具有独立 性和可连接性,可以随意 地 搭出一些人物、建筑物等。 ( 从而过渡到模块化的程序设计中 ) LOGO 绘图就像搭积木一样,每块积木都不复杂,只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就可以用这些积木搭出不同的图案。 (教师演示风车的图片,要求学生分析它的组成) 学生:„„ 教师:我们发现风车是由六个半圆组成的,把六个半圆依次旋转 60176。 、 120176。 、 180176。 、 240176。 、 300176。 ,就可以得到我们的风车了。 其实,我们的小海龟可以很快地画出这样一个漂亮的风车,它是怎么画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出示课题:第 7课 海龟搭积木 1. 引导学生谈对 logo 命 令执行方式之命令方式的认识,教师适时评价及总结。 2. 运行过程 fangzi(该过程能画出美丽的房子),引导学生思考 ( 1) 老师运行的命令是 logo 内部命令么。 ( 2) 图形“房子”的出现方式跟我们平时画这类复杂图形时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适时评价总结:房子图形 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添 改 不带参数的logo 过程的定义及调用 带参数的logo 过程的定义及调用 的绘制, logo 命令的执行方式执行的基本单位是过程。 过程是 冠以名字的一组 logo 命令的集合,它可被定义、编辑、保存,也可以被反复调用。 3. 讲授 logo 过程名的命令规则: ( 1) logo 过程名是由字母、数字及一些特殊符号组成的字符串。 ( 2) 名字内不允许插入运算符号、关系符号、括号与空格。 ( 3) 不允许使用 logo 内部命令作为过程名 1. 命令窗口搪行 edit 命令, 打开编辑器,显示房子过程源代码,讲授不带参数的 logo 过程定义要领: ( 1) 过程的第一行为过程头,以 to 开头 ,后跟过程名(中间用空格间隔) ( 2) 中间部分为过程体,它由解决一个问题的具体命令成。 ( 3) 最后一行是过程尾,用 end 命令表示过程结束。 2. 引导学生在命令窗口中执行 edit,观察弹出的 logo编辑器与刚才老师所展示的编辑器有何区别。 3. 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价。 4. 引导学生在打开编辑器中定义过程 zfx,定义完后按 f2 保存。 观察窗口的提示。 5. 引导学生尝试命令窗口调用 zfx,观察图形窗口出现的图形并注意海龟的方位。 6. PPT 出示 P40 页图 7- 3,引导学生尝试对照着目标完成“俄罗斯方块”图形的绘制。 7. 展示学生生品,引导其讲明画图思路,教师适时评价。 请大家看大屏幕,咱们一块来学习几个技巧:(老师边讲边演示) 带参数的过程的格式: TO 过 程名:参数名 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添 改 总结与评价 过程体 END 小结: 过程名与参数之间要用空格隔开; 参数名要以冒号 “ : ” 开头,它是参数的标志; 过程头的参数名与过程体内的参数名要一致。 好的,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现在咱们分成几个组(根据位置以 3 人一组),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着来共同完成例子一的操作,每个组选出完成最快的作为组长,一会来大屏幕上演示并协助其他同学完成,希望大家争做小组长。 4. ppt 出示 P41 图 7- 4 说明“哑铃”中正多边形边长及长方形的长分别是多少步,引导学生分析画图思路,教师适时评价。 5. 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其说明画图思路,教师适时评价。 6. 讲授 logo 程序文件保存: ( 1) 学生自学文件保存的操作步骤。 ( 2) 发现 logo 程序文件与 logo 过程的区别。 1. 引导学生交流本课所学知识 2. 并对 P42 活动评价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学校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 学科 信息技术 六年级 课 题 第 8课 欣赏分形图 共 1 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1.知道 Logo 分形图形具有自相似特性。 2.知道在命令窗口执行命令 SS 可使海龟绘图状态转换成图文混合状态。 3.能用不同的参数调用同一带参数分形过程,体验分形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4.通过观察几个分形图形及对应的调用命令,初步感悟参数与递归次数之间的规 律,并尝试用所了解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参数画出给定的分形图形。 重点 : (1)Logo 分形图的自相似特性。 (2)用不同的参数调用同一带参数分形过程,体验分形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 : 参数与递归次数之间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参数画出给定的分形图形。 教学具准备 授课时间: 第 周 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添 改 导课 (3 分钟 ) 欣赏海龟分形图,体会自相似性 (8 分钟 ) 1ppt 出示几张自然界中的分形图,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是否有一些局部和官的整体十分相似 ? 2.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 时评价。 3.小结:在自然界中,许多景物都 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自相似性,即它们中的一个部分和它 的整体或者其他部分十分相似。 在数学界,有一门研究无限复杂但具有一定意义下的自相似的图形和结构的几何学 —— 分形几何学。 正是在分形几何研究成果的支撑下,海龟也能画出许许多多有意思的分形图形。 4.出示课题:第 8课欣赏分形图。 1. ppt出示 P44图 8— 2左上角的正 五边形分形图。 讲授:这是一个由正五边形围成的分形图,其中,五个最小的正五边形围成一个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轮廓。 其实,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都是在海龟的抬笔状态下由五个最小的正五边形围成的。 而五个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同样又围成了最大的正五边形,这个最 大的正五边形也是在海龟的抬笔状态下围成的。 从图形的轮廓上看,三种大小的正五边形都是“正五边形”轮廓。 从图形的画法看,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和最大的正五边形都是调用一个个最小的正五边形而围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 8— 2 的其他分 形图,体会其自相似特性。 3.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 评价。 4.小结分形图的重要特性:分形体 的局部与整体是相似的。 分形体内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整体的再现和缩影。 体验用不同的参数值调用同一个带参数的过程 (9 分 钟 ) 1.将 Logo 程序文件 “ 第 8课. Lgo” 发送到学生电脑中,演示加载该文件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提示通过实 际操作完成教材P45 图 8— 3 中各图形的 绘制并在图形下方的下划线上填上相应的数字, ppt 出示操作提示: (1)画完一个图形后,可用键盘输 入命令 SS 并按回车键,让命令窗口重新 出现。 (2)如果在画图的过程中,出现 “重绘缓冲区已满,部分图形将被丢失”提示,只要单击“确定”按钮,海龟将继续画图。 (3)如果把一个圆形中 “ 粘着 ” 三 个比它小一级的圆形作为一个级别的话,观察每个图形的级别数与调用带参数过程 命令中第二个参数数值之间的关系。 (4)思考调用带参数过程时第一个 参数起什么作用。 3.引导学 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1)第一个参数能控制圆形的大小, 数值越大,所画图形中最大的圆也越大。 (2)第二个参数的值也就是分形图形 的级别数,参数值越大,分形图越复杂。 海龟画“风吹树” (13 分钟 ) 1. ppt 出示教材 P46 图 8— 5,引导 学生观察: (1)从下而上,各棵树树枝的高度 和粗细有什么变化趋势 ? (2)从左到右, “ 风吹树 ” 的方向各 有什么不一样 ? 2.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 时评价。 3.引导学生加载程序文件 “ 第 8 课. Lgo” ,并按P46提示画出图 8— 5各 棵“风吹树”,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 (1)保持第一个参数值不变,改变 第二个参数的值,观察“风吹树”图形的变化情况。 (2)保持第二个参数值不变,改变 第一个参数的值,观察“风吹树”图形的变化情况。 4.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 时评价与小结: “ 风吹树 ” 过程 “tree . b: f,是带有 两个参数的带参数过程,其中,参数 b 代表着树枝的长度,同时又代表着树 枝的宽度 (是同级树枝长度的六分之一 ); 参数 f 表示风的大小, f值为 0 时表示无 风, f值为正数时表示刮西风,数值越 大,代表风刮得越大, f 值为负数时表示 刮东风,数值越大,代表风刮得越大。 5.引导学生完成教材 P46— 47步骤 1, 2, 3。 ppt提示:请观察各图形最左 侧树枝的条数,对比实现该图形的过程调用命令的第一个参数的数值,找出它们之间的数值关系。 6.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 价及小结: 各图形最左侧的树枝的条数是过程 调用时第一个参数值的六分之一。 如图 8— 6,最左侧树枝有 2条, 教学 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添 改 总结与评价(2 分钟 ) 调用时的第一 个参数值为 12。 7.引导学生运用刚刚总结出来的规 律完成 P47 图8— 9 各 “ 风吹树 ” 的 绘制。 8.展示部分同学作品,引导其说说 第二个参数数值选择的理由,教师适时评价。 创新活动 (5分钟 ) 1.发送 Logo 程序文件 “ 分形. Lgo” 到学生电脑中。 2.引导学生加载该程序文件,执行 图 8— 2中每个图形下的调用带参数过程 命令,体验分形之美。 1.引导学生针对 “ 分形图的特征 ” 、 “调用带参数过程时参数所起的作用”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评价。 2.引导学生依据 P48 活动评价内容 进行自我评价,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老师。 参与资料: 课本第 43 页 图 8 1 过程 保存文件名为 6 年下第 课本第 43 页 图 8 2 过程 保存文件名为 6 年下第 TO DIULEWBX :A :N CS PU FD :A / 2 LT 54 PD DIULEWBX1 :A :N END TO DIULEWBX1 :A :N MAKE L 2 + (SIN 18) * 2 IF :N 1 REPEAT 5 [FD :A LT 360 / 5] STOP REPEAT 5 [REPEAT 2 [PU FD :A / :L LT 360 / 5 PD] DIULEWBX1 :A / :L :N 1 RT 108 * 2 REPEAT 2 [PU FD :A / :L LT 360 / 5 PD]] END TO XB :A :N IF :N 1 REPEAT 360 [RT FD PI * :A / 180 RT ] STOP REPEAT 145 [RT FD PI * :A / 180 RT ] LT 180 XB :A / 2 :N 1 RT 180 REPEAT 70 [RT FD PI * :A / 180 RT ] LT 180 XB :A / 2 :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