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辩证法内容摘要:
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两者既不是孤立的 , 也不能相互代替 ,两者之间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 对立 ” , 把矛盾的另一方作为 “ 统一 ”。 关于矛盾双方的关系问题 , 事物包含两个方面 , 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 , 这两个因素自身不应称之为矛盾 , 两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是矛盾 ,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 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 “ 对立 ” , 另一方叫 “ 统一 ”。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 在分析时需要有所限定。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 , 有意识地制造了自然界原先并不存在的东西 , 而这些东西也包含着某种矛盾 , 那是不是意味着人们能够有意识地制造矛盾呢 ?可以说“ 制造了 ” , 也可以说 “ 没有制造 ”。 例如 , 人们修筑拦河坝形成水库 , 水库就包含许多矛盾 , 其中库水对河坝有压力 , 河坝对库水有支持力。 至少压力同支持力之间的矛盾在自然界本来就是存在的 , 人们修建水库只是改变了矛盾的具体形式 , 并没有制造出什么新的矛盾。 因此 , 人不能随意制造矛盾。 总之 ,矛盾的产生与消灭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 矛盾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③ 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 , 还必须注意:。 “ 对立 ” 与 “ 统一 ” 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 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 , 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 , 无论离开对立或者离开统一 , 都不能成其为矛盾。 , 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 , 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逻辑矛盾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 、 互相 “ 打架 ”的现象 , 而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两者不是一回事 , 不能把它们混淆起来。 (2)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 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矛盾无处不在 , 矛盾无时不有。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坚持矛盾分析法 , 即一分为二。 (3)矛盾的特殊性。 ①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 、 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 , 是矛盾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 处于支配地位 、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 、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叫次要矛盾。 主 、 次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互相联系 、 互相影响的。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 、 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 , 一成不变的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 、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 , 把握中心和关键 ,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 , 学会统筹兼顾。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 、 起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 、 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 、 次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它们相互排斥 、 又相互依赖。 主要方面居支配地位 , 起主导作用 , 次要方面会影响主要方面 ,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主 、 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矛盾时 , 既要全面看到矛盾双方 , 又要分清主 、 次方面 , 分清主流和支流 ,认清事物的本质。 、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理论 , 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专题复习——辩证法
相关推荐
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江苏省的概况 •读图 2—5—2“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 ” ,说出江苏省的地级市名称、。 江苏省的地级市有: 自北向南 临京杭运河 的是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 州、无锡、苏州 自西向东 临长江 的是南京、镇江、南通 自北向南 临海 的是连云港、盐城、南通 既不临河、也不临江,还不临海的是泰州 江苏人口分布不均: 南部邻近上海的三个地级市苏州
间) 63个 (千元) (千元) ( 19年间) 民族工业的著名企业家 张 謇 创办 18个企业,主张“听之民办”并主张重点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 周学熙 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栾州矿务公司等,筹办劝工陈列所,劝导绅商投资工业 荣宗敬 荣德生 以面粉业起家,大战期间创办申新几个纱厂,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家 中国民族
, 因此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等,并在水边铺 小路,以供游人 欣赏和休憩。 不宜过高 雄伟峻秀的峰峦 —远眺 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 —置身其中近观 地貌的酷似造型 —特定观赏点 瀑布之类景观 —适当距离仰观 江河湖海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视 比较小的湖沼池塘 —低临水面 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 —乘船(筏)沿水路 把握观赏时机
要原料: 氨气、空气、水 主要设备: 氧化炉、吸收塔 主要原理: NO+NO2+2NaOH = 2NaNO2+H2O 2NO2+2NaOH = NaNO3+NaNO2+H2O 尾气处理 : 实验室制法 : NaNO3 + H2SO4 (浓 ) === NaHSO4 + HNO3↑ 微热 思考:微热而不强热的原因。 硝酸的制备 工业生产: NH3 NO NO2 HNO3 H2SO4 H2O NO2
O4酸性溶液氧化。 但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火焰 很明亮 ,且有 浓烟。 ③ 磺化: ( 2)加成反应 [例 1]( 1)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 C6H6的一种含叁键且无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烷烃中脱去 2 mol氢原子形成 1 mol双键要吸热。 但 1, 3环己二烯脱去 2
案 】 (1)①④ • (2)2H + + 2e - ―→H 2↑( 写 2H2O + 2e -―→ 2OH- + H2↑同样也可 ), Mg2+ + 2OH- ===Mg(OH)2↓ • (3)4OH - ―→ 2H2O + O2↑ + 4e - ( 写2H2O―→ 4H+ + O2↑+ 4e- 同样也可 ) 26 • (4)用拇指按住管口 , 取出试管 , 靠近火焰 ,放开拇指 , 有爆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