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版高一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内容摘要:
= 103m3 / (mol1K 1 300K) = 103mol 液体 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小得多 , 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 , 具有体积而无形状 , 可压缩性小。 液体的蒸气压 (1) 蒸发: 液体表面某些运动速度较大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 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而逸出液面,成为气态分子的过程。 (2) 凝聚: 液体分子蒸发成为气态分子时,一些气态分子撞击液面重新返回液体的过程。 当蒸发和凝聚达到动态平衡时: 液体 蒸气 蒸发 凝聚 此时,在液体上部的蒸气量不再改变,蒸气具有恒定的压力。 (3) 饱和蒸气压(蒸气压): 在恒定温度下,与液体平衡的蒸气压力。 a. 蒸气压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液体的质量和容器的体积无关。 b. 蒸气压大的物质为易挥发物质,蒸气压小的物质为难挥发物质。 c. 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例 4 用锌与盐酸反应制备氢气 , 如果在 25℃ 时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总压为 ( 已知 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 , 体积为 103m3。 求: (1) 试样中氢的分压是多少。 (2) 收集到的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液体的沸点 液体沸腾的条件:液体的蒸气压 = 外界压力。 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 液体的沸点随外界压力而改变。 外界压力降低,沸点降低。 固体 固体有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形状及一定程度的坚实性。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以下特性: (1) 有一定的几何形状; (2) 有固定的熔点; (3) 各向异性。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参与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 全部生成物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具体表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如: H2 + Cl2 = 2HCl 宏观上: 旧物质 → 新物质 微观上: HH ClCl HCl 化学键重组 反应的热效应 焓变 化学键重组过程:旧键断裂 ─ 吸收能量 新键生成 ─ 放出能量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 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时,系统不作非体积功,且反应前。上科版高一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相关推荐
1、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年报重要提示本公司董事会及其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一、公司基本情况简介(一)公司法定中文名称: 公司英文名称:3F 写 3二)公司法定代表人:周云鹤(三)公司董事会秘书
(OH)3 两性 氢氧化物 结论: 金属性 NaMgAl 14Si 15P 16S 17Cl 最高价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酸性强弱 单质与 H2反应条件 气态氢化物及稳定性 结论 SiO2 P2O5 SO3 Cl2O7 H4S
)反 应 物相 对 速 度C H 3 3 C B r( ) C H 3 2 C H B r( ) C H 3 C H 2 B r C H 3 B r1 0 8 4 5 1 . 7 1 2) 对 SN2反应的影响 SN2反应的特点是亲核试剂从 C―X 键的 背后 接近反应中心碳原子的,显然, α 碳上 连有的烃基 ↑ ,亲核试剂 越难以接近反应中心 ,其反应速率必然 ↓。 因此,在 SN2反应中
物质的变化: : :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常见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并且常伴随能量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 : 化学
擦力的分类: ① 滑动摩擦力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以及接 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f =μN ② 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由运动状态决定。 ③ 滚动摩擦力: (方向:与相对滚动方向相反) 生活中常见的力( 3) 受力分析: 其次明确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