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机氟发展前景展望内容摘要:

1、我国有机氟工业前景展望 由于有机氟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其他材料无法比 拟的优良性能,因此对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均具有重 要影响。 近年来,由于有机氟的重要中间体及产品氟氯烃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世界各国正在逐渐淘汰使用氟氯烃产品,如何发展有机氟化合物已成 为专家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有机氟材料主要包括氟氯烃及代用品、含氟聚 合物及其加工产品、含氟精细化学品(人 们通常把有机氟工业的主要原料氟化氢也列入有 机氟产品中)。 目前我国大规模生 产的氟氯烃有113、152中 12、是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 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的受控物质。 1991年,我国 加入了经修正的议定书。 1 2、993 年1月,国 务院批准了我国执 行议定书的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该方案于1993年3 月得到了议定书多边基金执委会的认可。 因此,九五期间,我国氟氯烃的发展面 临着一个比较复杂的局面:一方面,具有高臭氧消耗潜能值(全氟氯烷烃(将逐步削减使用量,到2010年 实现完全淘汰在我国主要是生产和消费; 另一方面具有较低 如 141B、含氢氟氯烃属过渡性替代物,在九五期间不仅不能削减,而且还要适当发展,以保证我国在削减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实现从高 过渡;除此之外,152A 等(即含氢氟烃于替代品,要加快科研开发及产业 化步伐,以 满足国内需求。 国家国家方案,我国从 3、现在起就要逐步削减费量。 具有高臭氧消耗潜能值的、113等要首先削减,而作为过渡使用物质的具有低臭氧消耗潜能值的 141增长,以弥 补由于削减113等所造成的使用空缺,待新的替代品产量、开发及生产能力满 足需要后再予以淘汰。 根据我国的情况,在九五期间,对于替代品既要进行低臭氧消耗潜能值的替代品生产建设,又要进行零臭氧潜能值的替代品建 设。 在全力争取多边基金 赠款的同时,我们还要抓好国内技 术的研究开发,多渠道 为建 设替代品生产装置做好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其他非氟氯烃替代品如 环戊烷、异丁 烷、二甲醚等的开发应用。 我国有机氟工业是50年代末为满足不断发展的 国防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迫 4、切需要而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 经过30年的努力, 现已形成 一个从科研到生产、从原料配套到 应用制品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和门类,并且有了一定的开 发能力和技术基础。 目前我国生 产的含氟聚合物主要有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 烷(聚偏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及氟橡胶等。 据预测, 2000年我国含氟聚合物他氟 树脂、氟橡胶的需求量分别为7000吨、1700吨、1100吨,总计 9800吨。 我国每年1994年,我国 量为1744吨,出口量为434 吨,净进口量为1310吨;1995年 口量 598 吨,净进口量为589 吨。 就我国目前含氟聚合物生产装置的生产而言, P 近90% ,而 其他含氟树脂和氟橡 5、胶所占比例仅为10%略多一点,比例 严重失调。 与此相对照,其中 ,占 ,氟橡胶 , 从国内合性能及加工性能较差的普通中粒度悬浮树脂比例占 60% 以上 ,而加工性能较好的细粒度悬浮 树脂比例还不到40% ,这直接影响了档次的提高。 此外,从类和品种比较齐全,但通用型制 品较多,超大尺寸、超小尺寸的精细制品及特殊用途制品比较少。 因此,特别要注意发展有机氟聚合物和其他聚烯烃的共聚产品及掺混树脂,以开 发多种有机氟聚合物的应用领域。 有鉴于此,今后不可盲目扩大 应重点发 展其他含氟聚合物,如 满足汽车、 电子、石化、建筑、医药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行业的需求。 在面,重点 应放在降低 单耗、提高产品质量 6、、增加产品牌号,同时, 调整品结构,重点 发展细粒度悬浮树脂、分散树脂及浓缩分散液。 支持含氟聚合物制品加工工业的发展, 进一步开拓市 场。 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指含氟中间体、含氟医药、含氟农药、含氟表面活性 剂及各种含氟处理剂等。 含氟中间体的种类很多,其中最重要且产品产量占含氟中间体产量90% 以上的是芳香族氟化物,这也是含氟中间体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芳香族氟化物由于引入了空间位阻较小而亲电能 力很强的氟原子,既保持 了原有的特性,又大大提高了其活性,因而被用于生产具有特殊疗效的含氟医药和高效、广谱、低残留的农药以及耐水、耐污、耐日光照射、耐有机溶剂的高档染料的织物整理剂。 目前国际、国内 7、研制开发出来的芳香族氟化物 有十几大类,近千个品种,其主要种类如下:氟(甲)苯类、三氟甲苯类、氯溴碘氟苯类 、硝基氟苯类、氟苯胺类、氟苯酚类、氟苯甲醛类、氟苯甲 酮类 、氟苯甲酸 类、氟苯甲酰 氯类、氟苯甲醚类、氟吡啶类等。 在上述氟化物中, 绝大部分在欧、美、日有工业化生产 ,在我国,仅氟苯类、三氟甲苯类、氟氯苯类、氟苯胺 类、硝基氟苯及氟苯甲酸类化合物 有小批量或工业化生产。 我国一半以上的含氟中 间体实际是出口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是欧 、美、日等国。 因此,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在九五期间应抓两 个方面:一是继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大力发展国内自己的含氟医药、含氟农药及含氟表面活性剂等下游含氟精 8、细化工产品,既提高 经济效益,又 为含氟中间 体开拓国内市场。 有机氟化合物 在医药和农药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 目前市 场上畅销的抗感染药氟哌酸就是含氟的有机化合物,另外氟麻醉剂如后麻醉作用的有机氟化物,5氟脲嘧啶、 于镇静药,农药方面有鼠烷等。 氟表面活性剂是碳氢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中的氢原子被氟 原子部分或全部取代而成,其 特点是耐温性和耐化学性好,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极低,因此用极低浓度即有较好的表面活性,故其使用量比碳氢表面活性剂少得多,可广泛用于化学、金属、照相、纤维各个部门。 我国含氟精细化学品的产量目前约在40005000吨左右,包括有全氟锌酸、全氟三丁胺、氟氯苯系列产品等。 无论是 9、氟氯烃、氟聚合物或氟的精细化学品等有机氟产品的合成都要以氟化氢为原料,因此,在考虑有机氟工业发展时必须相应考虑氟化氢产品的发展。 目前,全球氟化氢总生产能力为130 万吨年,年 产量110 万吨。 在发达国家,单套装置生产规模均在万吨以上。 我国从1956年开始氟化氢工业化生产,迄今 为止,走过了40年的历程。 目前我国有氟化 氢生产厂家20多家,吨,2000年预测为9 万吨。 从表面上看,我国氟化氢生产能力已可以满足需要,但 实际上我国氟化氢生产厂家中仅有 山东东岳化工集团、浙江巨化集 团和济南化工厂等几家生产能力在万 吨级以上,多数厂家均为千吨级 甚至是百吨级,装置能力偏低,单耗较高,产品质量 10、较差, 污染严重,废渣大部分难以处理。 按照国家 经贸委提出的扶优扶强 的原则, 九五 期间仍应有计划地在几个基础较好、装置能力接近 经济规模的重点企业,如 东阳化工厂、 巨化集 团、 济南化工厂和上海电化厂等 进行技术改造, 进一步扩大规 模、降低单耗、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自然淘汰一批小装置,使我国氟化氢工业上一个新台阶。 我国是萤石储量大国,这是我国发展有机氟工 业的有利条件,但这也是全国各地中小企 业乃至乡镇企业大搞有机氟化工的原因所在。 各 种因素造成了我国有 机氟工业中小型企业居多、规模小、单耗高、质量差、 污染严重的局面,产品竞争能力极差。 有机氟工业产品的品种很多,但相互有较 密切的关联,如主要的基 础原料都是氟化 氢, 原料,而是工深度越深,加工技术含量 越高,难度及投资也较大。 因为氟化工中的所有含氟废水及废 渣治理都较困难,单独发展 某一品种很困难,前后不配套,系列产品少,易受市 场波动影响,且相对投资较高,污染难以处理,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长远的观点看,有机氟化工的发 展重点是含氟聚合物和氟精细化学品两个方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