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政治选修2斯密的政策主张3内容摘要:

从表 11可以看出英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为50/150,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为 20/50;法国生产小麦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 1/2和 1/5,英国在布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法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布,而法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小麦。 ㈡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表 2:国际分工后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小麦 布 劳动日数 产量(吨) 劳动日数 产量(匹) 法国 200 100 0 0 英国 0 0 200 80 从表 2可以看出,进行国际分工之后,整个世界小麦的产出量仍是 100吨,没有变化,但是布的产量增加到 80匹,比分工前增加了 40匹。 这说明,国际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㈡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表 3: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 小麦的消费量(吨) 布的消费量(匹) 法国 50 40 英国 50 40 假定英国用 40匹布与法国 50吨小麦进行交换,交换的结果如表 3所示。 与没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比,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后,英国和法国各增加了20匹布的消费量。 这说明贸易双方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从中得到了利益。 ㈡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 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 那么如果法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法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 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 贸易利益从何而来。 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我们应如何评价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㈡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对外贸易自由化 绝对成本学说 ⑴ 生产相同产品,各国的成本不同, 各国有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