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三节细胞呼吸之二内容摘要:
需分子氧、需酶 CO H2O 酒精和 CO2 或乳酸 大量,合成 30ATP 少量,合成 2ATP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 ATP 练习 呼吸作用过程中有 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 A.一定是厌氧呼吸 B.一定是需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乙醇发酵 练习 呼吸作用过程中有 H2O产生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一定是 ____________(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乙醇发酵 /乳酸发酵 )。 C 需氧呼吸 ( 2020上海高考生物巻 29) 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 酶 2和酶 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 五、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 : • 不同植物 呼吸速率不同,如阳生大于阴生植物 • 同一植物在生长发育 不同时期 呼吸速率不同,如生长期高于成熟期 • 同一植物 不同器官 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 : • (1)、 温度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图像 ? (植物最适 2530℃ ). ①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 随温度的升高 , 细胞呼吸增 强; ② 在 最适温度 ( a点所对应的温度 ) , 细胞呼吸最强; ③ 温度高于最适温度 , 酶的活性下降 ( 甚至变性失活 ) , 细胞呼吸受抑制。 呼吸速率 温度 ℃ a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温度 应用: 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保存时间 (2)、 O2 缺氧导致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生物有毒害(使蛋白质变性) 应用 :中耕松土、水稻晒田 B A C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氧气浓度 A点: A点到 B点: B点到 C点: 只进行厌氧呼吸,释放较多 CO2。 CO2释放急剧减少 氧气增多,厌氧呼吸受抑制,需氧呼吸还很弱 CO2释放量不断上升 氧气增多,促进需氧呼吸 外部因素 温度: O2: 3 含水量 4 二氧化碳浓度 510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三节细胞呼吸之二
相关推荐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唐 卢纶 《 长安春望 》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唐 李益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回乐烽前沙似雪 ,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 一夜征人尽望乡。 五、曹文轩,作品
没有火焰 像红纸 柔和、美丽、安谧 太大(较轮子大得多) 悬挂 群山托扶 日落过程 跳跃、颤抖 纹丝不动、颤抖两下、往下一跃 依恋、慈爱、贪恋、不愿离去 (拟人 ) (想象 ) (比喻 ) 表现了壮烈奔放之美,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 第二次落日 地点:罗布淖尔荒原 日落前: 不显明、像灰白的硬币、冷冷 大地、天空 混沌、灰蒙蒙 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感受: 辉煌的罗布泊落日: 血红的落日
m en t a r y为的对立事件记事件, 是必然事件故必有一个发生与对立事件 AAAA 1 AAPAPAP从而:, 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由此 .APAP 1??:.,.,是否为对立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与事件事件问件为事球只黑只白球和摸出事件记摸出两只白球为只球从中一次任意摸出黑球只与只白球的内装有大小一样一只口袋例BABA 112441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再来一次 继续 返回 ◎ 染色体的着丝 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 分裂结果形成 四个精子细胞 ◎ 精子细胞变形 形成四个蝌蚪状的 精子 ◎ 着丝点分裂,
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 基因的运输工具 ——运载体 将目的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在受体细胞中和目的基因一起大量复制和表达。 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 1)具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2)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3)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常用的运载体: 运载体作用: 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标记基因,便于进行检测。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提高育种频率,加速育种过程,或大幅度改良某些品种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抗病植株的 育成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缩短育种年限( 2年) 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品种 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青霉素经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