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第2章学案7章末总结内容摘要:
而发射失 败,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 所 示,根据图像求: ( 已知 10 = 3 . 1 6 , g 取 1 0 m /s2) (1 ) 火箭上升过程 中离地面的最大 高度; (2 ) 火箭从发射到落地总共经历的时间 . ( 2 )火箭上升 2 5 s 后从 4 5 0 m处自由下落,由 h =12gt 22 , 得: t 2 = 2 hg= 90010= 9 . 4 8 s . 所以总时间 t= t1 + t 2 =3 4 . 4 8 s . 答案 (1 )4 5 0 m (2 )3 4 . 4 8 s 三、纸带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纸带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是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热点 , 因此应该掌握有关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 . 1 . 判断 物体的运动性质 ( 1 )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s = v t 知 ,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 , 则可判定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 2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Δ s = aT2知 ,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差相等 , 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2 . 求瞬时速度 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n=sn+ sn + 12 T,即 n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 n - 1 点和 n + 1 点间的平均速度 . 3 . 求加速度 (1 ) 逐差法 如图所示,纸带上有六个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的位移 ss s s s s6. 由 Δ s = aT2可得 : s4- s1= ( s4- s3) + ( s3- s2) + ( s2- s1) = 3 aT2 s5- s2= ( s5- s4) + ( s4- s3) + ( s3- s2) = 3 aT2 s6- s3= ( s6- s5) + ( s5- s4) + ( s4- s3) = 3 aT2 所以 a = s6- s3 + s5- s2 + s4- s19 T2 = s6+ s5+ s4 - s3+ s2+ s19 T2 由此可以看出 , 各 段位移都用上了 , 有效地减小了偶然误差 ,所以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时 , 可采用逐差法 . (2 ) 两段法 将 如 图所示的纸带分为 OC 和 CF 两大段,每段时间间隔是3 T ,可得: s4+ s5+ s6- ( s1+ s2+ s3) = a (3 T )2,显然,求得的a 和用逐差法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该方法比逐差法简单多了 . (3 ) 利用 v - t 图像求解加速度 先求出各时刻的瞬时速度 v v v „ 、 vn,然后作 v - t图像,求出该 v - t 图线的斜率 k ,则 k = a .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舍掉一些偶然误差较大的测量值,因此求得值的偶然误差较小 . 解析 例 4 如图所示为 “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 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未画出 ( 电源频率为 5 0 H z ) . 由图知纸带上 D 点的瞬时速度 vD=_ _ _ _ _ _ _ _ ;加速度 a = _ _ _ _ _ _ _ _ ; E 点的瞬时速度 vE=_ _ _ _ _ _ _ _ _ _ . ( 小数点后均保留两位小数 ) 由题意可知: T = 0 . 0 6 s v D = v CE = 2 7 . 0 - 1 6 . 2 10 - 22 0 . 0 6 m /s = 0。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第2章学案7章末总结
相关推荐
域等势面疏,( 等势面疏的区域场强小 ) 特别注意: —— 电场强度大处电势不一定高,电势差不一定大。 第五节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 例题 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势也相等 ,场强也相等 ,电场强度大小也一定相等 ,电势也一定为零 ,场强可能不为零 【 答案 】 H 第五节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 例题 2】 如图所示 , 一匀强电场中有一组等势面 , 若 A、B、 C、
的方法 . 2 . 整体法 : 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的方法 . 3 . 选取原则 ( 1 ) 当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 作用时 , 应用整体分析法 , 可使问题简单明了 , 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 . ( 2 ) 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 , 要应用隔离分析法 , 这时系统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于物体的外力 . 注意 在很多时候
我们可以 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3)判断比例系数的单位 根据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可判断 公式中比例系数有无单位 ,如公式 F= kx中 k的单位为 N/m, f= μN中 μ无单位. (4)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 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例 1
正确的是 ( ) A . 加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物体速度一定减小 B . 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一定增加 C .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 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 C 错误 . 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故 D 正确 . D 三、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1. s - t 图像 (1)
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 小磁针静止时 N极所指的方向 ) ②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三 .图示磁场 第三节 认识磁场 永久性磁体的磁场 直线电流的磁场 环形电流的磁场 螺线管电流的磁场 第二节 认识磁场 四 .安培分子环流假说 任何物
三 .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答案 体育课上,某同学沿操场跑了一圈 (400米 ),用时 80秒钟,另一同 学说, “还不错。 平均速度是 5 m/s”. (1)这个同学所说的“平均速度是 5 m/s”是怎样算出来的。 (2)根据我们刚学的平均速度的定义,这个结论正确吗。 ( 1) 这个同学的平均速度是用路程除以时间算出来的, 即 v =40080 m /s = 5 m / s.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