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第二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内容摘要:
PbPbabURU R: 22112 nnPRP IRRP 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 :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总 = I1+ I2 + I3 + ……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 = U1 = U2 = U3 = …… :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上电阻倒数之和。 1/R总 =1 / R1+ 1/ R2 +。高中物理选修3第二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
相关推荐
三 .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答案 体育课上,某同学沿操场跑了一圈 (400米 ),用时 80秒钟,另一同 学说, “还不错。 平均速度是 5 m/s”. (1)这个同学所说的“平均速度是 5 m/s”是怎样算出来的。 (2)根据我们刚学的平均速度的定义,这个结论正确吗。 ( 1) 这个同学的平均速度是用路程除以时间算出来的, 即 v =40080 m /s = 5 m / s. ( 2)
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 小磁针静止时 N极所指的方向 ) ②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三 .图示磁场 第三节 认识磁场 永久性磁体的磁场 直线电流的磁场 环形电流的磁场 螺线管电流的磁场 第二节 认识磁场 四 .安培分子环流假说 任何物
正确的是 ( ) A . 加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物体速度一定减小 B . 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一定增加 C .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 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 C 错误 . 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故 D 正确 . D 三、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1. s - t 图像 (1)
图是测量 的电容式传感器 固定电极 可动电极 F 乙 压力 F 由于 C∝ 1/d,压力 F 作用在可动电极上,引起极板间距 d 的变化,通过测出 C的变化,测量压力 F的变化。 金属
的物理规律的限制来求极值 . 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方法 例 .如图所示,一辆有四分之一圆弧的小车停在不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的小球从静止开始由车的顶端无摩擦滑下,且小车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试分析:当小球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 ?最大值为多少 ? fmax=3mg/2 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方法 【 解析 】 设圆弧半径为 R,当小球运动到重力与半径夹角为
m,它受到的磁场力为 10- 2 N.求: (1)这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 (2)如果把通电导线中的电流增大到5 A时,这一位置的磁感应强度; (3)如果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不受磁场力,是否能肯定在这里没有磁场。 【 例 1】 磁场中放一根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通电导线,它的电流是 A,导线长 1 cm,它受到的磁场力为 10- 2 N.求: (1)这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