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方法粤教版内容摘要:
的物理规律的限制来求极值 . 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方法 例 .如图所示,一辆有四分之一圆弧的小车停在不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的小球从静止开始由车的顶端无摩擦滑下,且小车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试分析:当小球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 ?最大值为多少 ? fmax=3mg/2 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方法 【 解析 】 设圆弧半径为 R,当小球运动到重力与半径夹角为 时,速度为 牛顿第二定律有 :mv2/2=mgRcos,Nmgcos=mv2/R 解得小球对小车的压力为 :N=3mgcos 其水平分量为 Nx=3mgcossin=3mgsin2/2 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 f=Nx=3mgsin2/2 可以看出:当 sin2=1,即 =45176。 时地面对车的静摩擦力最大,其值为 fmax=3mg/2. 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方法 三、等效法 等效法是物理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其要点是在效果不变的前提下,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简单或常见的问题 .应用等效法,关键是要善于分析题中的哪些问题 (如研究对象、运动过程、状态或电路结构等 )可以等效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方法粤教版
相关推荐
图是测量 的电容式传感器 固定电极 可动电极 F 乙 压力 F 由于 C∝ 1/d,压力 F 作用在可动电极上,引起极板间距 d 的变化,通过测出 C的变化,测量压力 F的变化。 金属
PbPbabURU R: 22112 nnPRP IRRP 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 :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总 = I1+ I2 + I3 + ……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 = U1 = U2 = U3 = …… :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上电阻倒数之和。 1/R总 =1 / R1+ 1/ R2 +
三 .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答案 体育课上,某同学沿操场跑了一圈 (400米 ),用时 80秒钟,另一同 学说, “还不错。 平均速度是 5 m/s”. (1)这个同学所说的“平均速度是 5 m/s”是怎样算出来的。 (2)根据我们刚学的平均速度的定义,这个结论正确吗。 ( 1) 这个同学的平均速度是用路程除以时间算出来的, 即 v =40080 m /s = 5 m / s. ( 2)
m,它受到的磁场力为 10- 2 N.求: (1)这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 (2)如果把通电导线中的电流增大到5 A时,这一位置的磁感应强度; (3)如果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不受磁场力,是否能肯定在这里没有磁场。 【 例 1】 磁场中放一根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通电导线,它的电流是 A,导线长 1 cm,它受到的磁场力为 10- 2 N.求: (1)这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
v 0 课堂讲义 二、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处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的基本思路 1.弄清复合场的组成. 2.进行受力分析. 3.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注意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的结合. 4.画出粒子运动轨迹,灵活选择不同的运动规律. (1)当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受力平衡列方程求解. (2)当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一定是电场力和重力平衡,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 选 A、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均为 ω ,根据 a=ω 2r知,半径最大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A正确;三个物体均未滑动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fA=2mω 2R, fB=mω 2R, fC=2mω 2R, B物体受的摩擦力最小, B错误;转速增加时,角速度增加,当三个物体都刚要滑动时,对 A: 2μmg=2mω 2R,对 B: μmg=mω 2R,对 C:μmg=2mω 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