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3-3热力学第一定律内容摘要:
制成 总结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量,那么: ①如果外界做的功为W,则它的内能如何变化。 变化了多少。 ②如果物体对外界做的功为W,则它的内能如何变化。 变化了多少。 ,如果外界既没有对物体做功,物体也没有对外界做功,那么: ①如果物体吸收热量Q,它的内能如何变化。 变化了多少。 ②如果放出热量Q,它的内能如何变化。 变化了多少。 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ΔU与热量Q及做的功W乊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量,那么,外界对它做多少功,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 返回 功,物体也没有对外界做功,那么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 返回 Δ U = W + Q 该式表示的是内能的变化量跟功、热量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 热力学第一定律 . Δ U 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W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 Q 物体吸收的热量 返回 二、定律中各量的正、负号及含义 物理量 符号 意义 符号 意义 W + 外界对物体做功 - 物体对外界做功 Q + 物体吸收热量 - 物体放出热量 ΔU + 内能增加 - 内能减少 返回 三、应用 例题: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 105J的热量,内能增加了 105J。 问:①是气体对外界做了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了功。 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解:①根据 ΔU = W + Q 得 W = ΔU - Q = 105J 105J= 105J W为正值,外界对气体做功,做了 105J 的功。 ' 解:②同理可得: W =ΔU - Q = 105J - 105J= - 105J W为负值,说明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高中选修3-3热力学第一定律
相关推荐
后,孔子赞美:“使乎,使乎。 ”集解陈曰:“ 再言使乎者,善之也,言使得其人。 ”使,是派遣之意。 蘧伯玉派得能称其职的人。 是谓“得其人。 ” • 淮南子原道篇:“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庄子则阳篇也有类似的记述。 可见蘧伯玉确是时常 欲寡其过 ,使者的话恰如其分。 使者言愈卑,而其主之贤愈益彰。 • 所以孔子加以赞美。 715冉有曰: “ 夫子为( 1)卫君( 2)乎。 ” 子贡曰
巍乎志在高山 ” 和“ 洋洋乎志在流水 ”。 伯牙惊曰: “ 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 列子 汤问 》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39。 善哉,巍巍兮若泰山。 39。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39。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9。 ” 学 习活 动 全班分组探究学习课文前两段: 2组为第一段的主讲小组, 3组为挑战组,
气态烃在 50ml氧气中充分燃烧 ,得到液态水和 35ml混合气(所有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该烃可能是( ) A. CH4 B. C2H6 C. C3H6 D. C4H6 解析 : CxHy+ (x+ )O2 xCO2+ H2O(l) △ V 1 x+ x 1+ 10 10(x+ ) 6035 y 4 2 y y 4 y 4 y 2 y 4 y 4 y 4 1 10 = 1+ 6035
示,视野融合 5.整理反思,总结提升 6.当堂检测,达成目标 六、文言文的自学方法 1.目标定向,诵读文本 2.结合注释,通文会意 3.品读鉴赏,披文入情 4.质疑问难,合作交流 5.梳理整合,建构体系 6.当堂检测,达成目标 1、看格式、文体是否准确; 2、看书写、文面是否工整洁净; 3、看错别字有多少; 4、看有几处病句
( 3)中就有强调周玲嫌任务重(“这么大块地方”“来不及了”)和“我”批评她不听分配(“怎么,不服从我分配。 ”)之意。 写活人物对话,除了精选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和心理活动的话语内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借助“融合”的方法,即要结合其它类型的描写。 下面就“融合”的有关内容和方法问题谈一谈。 (一)、融合表情神态描写。 每一个人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并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说话的表情神态也不尽相同。
were given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1997. Jody Williams (1950 ) USA She was a girl from the countryside who dressed as a man and went to fight for the French. She helped drive the English ou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