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第1课时ppt导学课件内容摘要:

“ 昧心 ” 指主观上愿意干违背良心的事 , “ 违心 ” 指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② “ 昧心 ” 一定用于干坏事方面 , “ 违心 ” 不一定用于干坏事。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如果企业先赚 ______钱 , 然后拿出一小部分出来搞慈善 , 向红十字会捐款 、 建几所希望小学 ,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舍本逐末 , 那么企业发展规模越大 、发展越快 , 对社会的祸害也就越大 , 企业的社会责任危机就越严重。 (2)我不赞成这样的观点 , 假如我们认同这种现实 , 那么 , 所有的人都可以在任上冠冕堂皇地做 ______的事 , 而在退休之后 , 就可以以所谓的 “ 真话 ” 来洗涤当初之举 , 甚至以此赢得 “ 美名 ”。 昧心 违心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 , 毫无挫折。 声色俱厉: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奄奄一息:指生命垂危。 也比喻事物近于灭亡。 走投无路: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找不到出路。 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 形容悲伤到极点。 于心不忍:从内心里不能忍受。 门当户对: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 , 结亲很合适。 诠 释 熟 语 走 近 作 者 曹禺 ( 1910 - 1996 ) ,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 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 1922 年入南开中学,加入 “ 南开新剧团 ”。 1925 年开始演戏。 1928 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 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此期间,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的戏剧作品,为其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3 年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 女作《雷雨》,经巴金推荐,在《文学季刊》第 1 卷第 3 期上发表。 1935 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 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 ( 与人合写 ) 《王昭君》等有名的剧本,并改编了巴金的小说《家》。 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 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 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 , 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 经过几年酝酿 、 构思 , 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 , 完成了他的处女作 《 雷雨 》。 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 ,《 雷雨 》 是在 “ 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 ” , “ 那个时候 , 我是想反抗的。 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 、 腐恶 , 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 , 所以我才拿起笔。 《 雷雨 》是我的第一声呻吟 , 或许是一声呼喊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