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_v1内容摘要:

用过程中的可视化跟踪管理;  可实现涉密资产在内部流通过程中的轨迹的追踪、查询;  目前主要的管理对象为 涉密 笔记本电脑、 涉密 移动硬盘、 涉密 纸质文档等。 人员管理需求: RFID 涉密 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文档名称: RFID 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编号 :CS202003SN 版本 :Ver 编制人: 审核人: 页码 : 5 / 25  通过 RFID 技术,实现对人员的区域管理 ,能通过系统划分不同的安全区域,不同人员具有进入不同区域的权限,对于非法闯入的人员将进行声光报警提示 ;  通过 RFID 技术,实现人员与资产的关联, 实现涉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借用、使用、外出过程中涉密资产与人员的一一对应,将涉密资产责任到人;  实现对人员出入、携带资产的实时记录,并实现对非法人员带出资产的实 时报警 ;  实现对临时来访人员的有效监管,包括访问对象,有效出入时间、有效出入区域等 ;  可实现对人员 在监控区域内 轨迹的追踪、查看。 . RFID 技术 优势 RFID( Radio Frequency ID) “ 射频识别 ” 技术 , 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主动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获取其相关的数据 ,供后台系统鉴别、统计、处理等。 它能对相距几厘米到几十米范围内的物体进行识别,而且可以批量读取、可识别静止和运动状态下的物体、设备、车辆和人员等。 RFID 技术与传统的条码技术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 唯一识 别 传统的条码技术只能识别一类产品,而 RFID 标签由于其特殊的编码机制,使其可以为每一个单品提供唯一的标示。 保证每一个产品的唯一性。 2) 多标签识别 传统的条码技术一次只能识别一个条码,而 RFID 技术由于其特殊的防碰撞算法,可以保证一次读取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标签,可以大大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 3) 读取方便 传统的条码采用的是可视传播技术,即扫描仪必须对准条码才可以读取。 而射频标签与射频读写器之间利用无线电感应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可实现无接触、非直视处理,只需在一定范围内感应就可以,此外还可以在运动中读取,这大大 减少了人工的参与。 4) 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 : RFID 采用无线电通信方式,使其可以应用于RFID 涉密 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文档名称: RFID 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编号 :CS202003SN 版本 :Ver 编制人: 审核人: 页码 : 6 / 25 粉尘、油污等高污染环境和放射性环境,而且其封闭式包装使得其寿命大大超过印刷的条形码; 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 RFID 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 此外,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 RFID 标签 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 , RFID 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强。 5) 更好的安全性 : RFID 电子标签不仅可以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而且可以为标签数据的读写设置密码保护,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由于 RFID 承载的是电子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编造,安全性更高。 6) 数据容量 :相比条码, RFID 芯片具有更大的数据储存容量,并且数据可以通过授权进行更改。 2. 系统 总体 设计 . 系统目标 RFID 涉密资产 及人员 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给涉密资产安装 不同 RFID 电子标签,作为资产的身份的唯一标识, 并给人员发放 RFID 人员卡片, 并在资产管理 及人员流通 的各个环节上采用 RFID 标签打印机、 RFID 桌面式发卡器、 RFID 固定式读写设备、 RFID Portal、 RFID 手持式读写设备完成资产 及人员 在内部流通各个环节的数据自动、有效、准确的采集,并经过后台 RFID 中间件及 应用软件的智能决策,实现 人员与资产的关联,实现 对涉密资产 及人员的 区域化管理 、 资产及人员的 轨迹 管理 、 资产 非法带出的报警, 人员非法出入的报警, 保障 涉密 资产的安全。 RFID 涉密 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文档名称: RFID 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编号 :CS202003SN 版本 :Ver 编制人: 审核人: 页码 : 7 / 25 . 系统拓扑结构设计 涉 密 资 产 及 人 员 出 入 管 理涉 密 资 产 及 人 员 管 理 数 据 中 心L A N 网 连 接数 据 库 服 务 器应 用 服 务 器第 三 方 系 统交 换 机涉 密 资 产 及 人 员 管 理 业 务 中 心L A N 网 连 接R F I D 打 印机R F I D 桌 面 式 读 卡 器管 理 端 P C业 务 端 P C涉 密 资 产 盘 点 检 查 管 理L A N局域网R F I D P o r t a lR F I D P o r t a lR F I D 手 持涉 密 笔 记 本涉 密 资 产涉 密 文 档R F I D 手 持业 务 端 P C路 由 器交 换 机无 线 A P人 员人 员人 员涉 密 资 产 库 存 管 理读 写 器 天 线R F I D 手 持R F I D 桌 面 式 读 卡 器库 房 A P访 客 管 理L A N网连接涉 密 资 产 及 人 员 区 域 管 理声 光 报 警激 光 感 应读 写 器 天 线声 光 报 警激 光 感 应读 写 器 天 线R F I D 桌 面 式 读 卡 器管 理 端 P CL A N局域网U H F 读 写 器U H F 读 写 器访 客 人 员L A N 网 连 接R F I D P o r t a l中 间 件 服 务 器U H F 读 写 器库 存 管 理 P C访 客 人 员 图 21 系统整体拓扑结构 整体拓扑结构如上图所示,共分为 七 个部分,分别为数据中心,业务中心、资产库存管理、 涉密 资产 及人员 出入管理、 涉密资产及人员区域管理、 资产盘点检查、 访客 管理。 数据中心主要布设数据库服务器、 中间件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交换机等,完成对整个系统数据的储存、备份,支撑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管理业务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布设 RFID 发卡设备、 RFID 打印机,完成对涉密资产 标签机人员卡的 发行、数据录入,以及相关的业务查询、操作等。 资产库存管理主要是布设管理电脑、 RFID 桌面 上发卡器、 RFID 手持设备、RFID 固定式读写器、 RFID Portal 等硬件设备,完成资产的出入库、借用、盘点、非法出库报警等功能。 涉密 资产 及人员 出入管理主要是通过在需要监控的出入库安装 RFID Portal设备,对资产 及人员 的出入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记录,同时对非法带出的资产RFID 涉密 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文档名称: RFID 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编号 :CS202003SN 版本 :Ver 编制人: 审核人: 页码 : 8 / 25 进行前端的声光报警,有效对涉密资产进行监控。 涉密资产及人员区域管理主要是通过 RFID 固定读写器并配合激光传感装置、声光报警装置,实现对资产 及人员 的区域化管控,有效监管,防止资产 及人员 非法出入指定区域。 资产盘点检查主要是通过 RFID 手持设备对在库资产以及被借用资产实现快速、准确的盘点。 访客管理主要是通过 RFID 桌面式发卡器给访客 人员 发放临时卡片,并可通过系统规定访客出入时间、指定的访客区域、指定的接待人员等。 RFID 涉密 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文档名称: RFID 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编号 :CS202003SN 版本 :Ver 编制人: 审核人: 页码 : 9 / 25 .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图 22 系统逻辑结构图 系统逻辑结构如上图所示, RFID 涉密资产管理系统在逻辑结构上分为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业务应用三个层面。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主要由 RFID 标签和相应的读写设备、传感器设备 构成,主要是 完成涉密资产在整个业务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