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500kv电网工程作业指导书内容摘要:

路阻波器在线路 阻抗为 400Ω或 300Ω(双分裂导线)时,中心频率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测试 阻波器的 避雷装置: 卸下避雷器,进行避雷器预防性测试并记录结果,将避雷器按原编号装回原阻波器。 测试阻波器的阻塞阻抗、阻塞电阻。 将阻波器吊起或用绝缘物垫起,与周围的金属材料、构架隔开 1个直径距离。 采用专门的阻波器测试仪(或 GB/T中推荐的电桥法)进行测试(注意:连线尽量短)。 (阻塞电阻不小于 600欧姆,保护要求不小于800欧姆)。 结合滤波器检查 结合滤波器绝缘检查 将结合滤波器的 电感及一、二次相联;接地点断开; 电容器短接。 用 1000V 摇表测量线圈对地(外壳)绝缘电阻,应大于 100MΩ;解开 电感及一、二次线圈连接线,用 1000V摇表测一、二次线圈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 100MΩ。 在绝缘电阻合格后,进行 1000V交流 1分钟耐压试验(或用 2500V摇表代替)。 结合滤波器避雷器检查 可用 2500V 摇表进行测试。 放电时,电压表指示值不再上升。 要求:交流放电电压在厂家要求值( Y5CB1: 18002500V)之间。 载波户外设备安装 ,在新建变电站安装 载波户外设备,无需办理工作票。 但耦合电容器、线路阻波器的安装由于涉及吊装及登高,需按要求做好施工现场围蔽及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 载波户外设备 的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安装标准,按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二次设备安装规范要求。 新载波户外设备的线路 阻波器 、耦合电容器 进行安装前 ,需 检查各部件的连接螺丝螺母是否牢固可靠。 将待安装的线路 阻波器 或耦合电容器用钢丝绳与吊机牢固连接,注意吊装时,线路 阻波器 耦合电容器处于平衡状态,并线路阻波 器或耦合电容器在 下方用麻绳系牢 做为保护绳。 阻波器 或耦合电容器缓慢升起 ,用麻绳作为牵制绳,控制 线路 波器 或耦合电容器的 升 起的角度,防止 线路 阻波器 或耦合电容器 在升起的过程中碰到其他设备。 ,确保线路阻波器和耦合电容器接线牢固,线缆接触良好。 在运行中的变电站吊装线路阻波器和耦合电容器,安装结合滤波器,敷设高频电缆等施工作业,施工 单位必须编制 载波户外设备 施工方案, 并提前到相关供电局变电部门办理工作票。 载波户外设备涉 及 设备停 电的施工作业 , 必须 进行验电工作,将有关设备进行可靠接地。 并 按规范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遮拦和安全措施。 广东电网公司 110kV~500kV电网工程作业指导书 7 高频通道工作衰耗测试 : 结 结 结 结 结结 结 结 结 结结 结结 结 结结 结 结 结结 结 结结 结 结 结 结结 结 结 结 结 结结 结 结 结 结 结结 结 结结 结 结 结 结结 结结 结 结 结 结 结结 结 结 结 结 结U 0U 17 5 Ω结 结结 结结结 结 结 结 结7 5 Ω结 结结 结结结 结 结 结 结结 结 结 结 结 结 结 结 结 结 结 结 结结 结 结 结结 结 结U 2U 3 仪表设置和使用 ,设置频率为待测频率,电平为 ,阻抗为 不平衡 75Ω ,Δ F为 ,Δ L为。 ,使用选频功能,设置频率为振荡器设置的同一频率、 低失真 ,按单位转换按钮使电平读数 的单位显示为 dB,Δ F为为 ,带宽为 25Hz,阻抗为 不平衡 75Ω 、 慢测。 75Ω同轴电缆连接振荡器 75Ω不平衡接口和选频表 75Ω不平衡接口(小功率),如果选频表电平读数为 0dB,则说明设置正确,可进行高频通道测试。 , 从载波设备上拆下高频电缆头,使高频通道测试不会受到载波设备分流影响。 在 A站,把高频电缆连接到振荡器 75Ω不平衡接口上,在 B站,把高频电缆连接到选频表 75Ω不平衡接口(小功率)上。 ,先设置选频表频率,看此频率上的干扰信号有多大,然后再设置震荡器频率,记录此时选频表电平读数。 U1,选频震荡器的读数为 U2,高频通道工作衰耗的公式为:U0U16=U2+U3U16=20log2+U2U16=U2U1( dB) 注意事项: ,对测试造成干扰,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应保证无线通信设备与高频电缆头保持足够的距离。 频通道 测试内容和步骤: A站和 B站的线路侧刀闸。 B站发信, A站收信,工作频段范围内每隔 1kHz测试一次,在 40~500kHz范围内每隔 10kHz测试一次。 A站发信, B站收信,重复测试以上内容。 A站和 B站的线路侧刀闸,重复测试 23项内容。 根椐南网载波反措要求, 输电线路长度小于 50KM的定义为短线路,需进行回波损耗测试 回波损耗应在载波机房内同轴电缆出口或结合滤波器的输出口测量。 回波损耗测量时,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