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R及无线收发模块的脉搏监测系统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1、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断改变,习惯的变化和高节奏的生活导致了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成为常见病与多发病。 要避免和减少高血压、冠心病这类心血管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有效的旱期诊断治疗方法和设备,快速的发病后的救治手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也正是当前广大医学界专家正在共同努力研究的重点。 而脉搏是人体活动最重要、最灵敏和最可靠的信息源,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而对脉搏的提取速度又快,因此利用脉搏信号快速的发现病因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嵌入式与无线通讯技术,提出处理脉信号的新方案,即采集及处理与无线发送部分(前端系统)+无线接收与 显示部分(后端 2、系统)。 前端系统主要负责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初步处理并发送,能够单独工作;通过无线接收和串口接口连接到 上显示,后端系统主要负责跟踪显示由前端系统传递来的信号。 正是有了无线接收模块的作用,使得系统具备了远程监测的能力。 本文论述了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意义以及设计方案;介绍了主要的芯片的原理和他们的使用方法;阐述了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方案;说明了相应软件的流程和方法,并解说了相应硬件与软件的调试。 最后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了系统涵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展望了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 嵌入式系统;无线收发模块;串口;传感器 s of of to to of of he of of of 3、is of to of an on of of of is an of by + C is of to a to on a is to is of of of of n of of on of by an to be to s 录 引言 .课题现状及研究意义 . 课题现状 . 研究意义 .方案论证 . 方案选择 . 系统框图 .主要芯片介绍 . 光电传感器 . . 无线收发模块 . 片 .硬件设计 . 采集部分 . 滤波部分 . 放大部分 . 555 施密特整形电路 . 下位机处理部分 .片机复位电路 .码管显示部分电路 .线发送模块部分 .片机的晶振和中央处理部分 . 上位机部分 .线接收模块部分 .收数据处理部分 .口部分 .软件。基于AVR及无线收发模块的脉搏监测系统设计论文
相关推荐
1、1 引言自从 20 世纪 70 年代问世以后,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已对很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尤其是美国 司生产的列单片机,由于其具有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好、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并已经在各个技术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着普通打印机价格的下降,它们在单片机系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1、 1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场合正向自动化无人职守迈进,尤其在安全、监控等领域。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的投资,以及更集中、更方便的掌握现场情况,许多场合都采用了电子监控设备,如办公室,发电站,机场,海关等等领域。 而这些电子设备的设计无疑涉及到这些领域的安全性,这就对监控设备的成本,稳定性,以及性能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系统的研究背景主要是根据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不足
1、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片实现正弦信号输出,并完成调频,调幅功能。 它采用美国模拟器件公司(司)的芯片 用 片机对其控制,首先从 片的输出,经低通滤波得到正弦信号,然后对该信号进行调频,调幅。 其中调频部分可以通过在软件中修改 片的频率控制字,相位控制字等来实现,而调幅部分需在 出正弦信号之后外加一调幅器实现。 调幅部分将 C 振荡器提供 1荡作为调幅信号,它利用了乘法器
1、1图 1 是经逻辑电路一系列处理后,分离输出的 波形。 信号如图 1示,这两幅图分别是用 100字示波器与 20 波器所测得的 波形,真正的发送信息只是包含在 I/Q 波形的顶部。 信号 5 是发射已调中频信号,信号 6 是发射最终信号。 信号 5、6 需用频谱分析仪才能观察到。 信号 7 是进行功率放大后的最终发射信号。 只有具有发射变换功能的电路才有信号 8。 图 1在
500 D、 no vlan 1000 ( 21)当路由表中包含多种路由信息源时,根据缺省的管理距离值,路由器在转发数据包时,会选择的路由信息源是 d A、 RIP B、 IGRP C、 OSPF D、 Static ( 22)只封禁一台地址为 accesslist的正确配置是 b A、 accesslist 110 permit ip any any B、 accesslist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