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设计内容摘要:
1、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设计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用于控制多种电器的开关,交流电机的转速及启停等方面。 阐述了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工作过程,介绍了一种红外遥控解码程序的实现方法,并用流程图表示了程序的设计过程。 1 引言红外线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所以红外遥控不会干扰其他无线设备的工作;其次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的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再次红外线电路调试简单,只要按给定电路连接无误,一般不需任何调试即可投入工作,并且编解码容易,可进行多路遥控;另外红外遥控器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设备,具有成本低、灵活方便的特点。 红外遥控的这些优点可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操控手段,因此该 2、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电产品、娱乐设施、现代化仪器仪表和工业控制中,为现代家居和生产生活增添了一丝亮色。 单片机集、中断和定时器于一体,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控制灵活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信息和通信产品以及军事装备等方面。 采用单片机进行红外遥控系统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数可随意设定等优点。 单片机经过不断地更新换代,其性能也在不断的提升,其中性能的设计以以相应的外围电路,构成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遥控系统。 2 系统硬件设计本文所设计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即遥控发射部分和接收控制部分(整个系统原理框图如图,图所示)。 整个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实现 3、红外信号的有效发射与接收,本设计将采用脉冲个数编码,和单片机软件解码的方式来实现红外遥控器对继电器的开和关,从而控制电器设备。 图: 遥控发射部分框图图:接收控制部分电路遥控发射部分(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主要由阵式操作键盘、红外发射电路和电源单片机(2)现一旦有键按下,单片机进行键盘查询,并由查询的键号控制红外发射管发射相应的脉冲。 具备8000次擦写周期,32个可编程I/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8个中断源,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另外,降至0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许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 4、硬件复位为止。 矩阵式键盘矩阵式键盘即行列式键盘,用线组成行、列结构,按键设置在行列的交电上,行列线分别连接到按键开关的两图3: 遥控发射部分的电路原理图端,按键中有无按键按下是由列线送入扫描字,行线读入行线状态来判断的。 本设计中的矩阵键盘扫描时先经位输出口向位列线输出低电平,然后再输入位行线的状态,若行线状态皆为高电平则表明无键按下,若行线状态有低电平则表明有键被按下。 红外发射电路遥控信息码由单片机的定时器0调制成38三极管9013放大后由红外发射管发射出去。 22接收控制部分(电路原理图如图4):主要由外接收电路、数码显示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 遥控器发射的信号经红外接收处理传递给 5、单片机,单片机根据不同的信息码进行相应的继电器的控制,并完成相应的现实功能。 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外加12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光波不可见,峰值波长 940右,属红外波段。 红外接收管将接收到的红外线光波转换成电信号,黑色的树脂封装将700下波长的光线滤除。 红外一体化接收头是由红外接收管和放大电路组成的,能够接收脉冲编码调制的红外光信号,具有体积小,密封性好,灵敏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 本设计采用 体化接收头,其解调频率为 38接收到 38红外脉冲信号时输出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 经其解调后的信号输入单片机的中断和串行接收口。 通过单片机的中断查询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数码显示电路为方便识别发射的按键号码 6、,以及显示受控制的电路,在接收部分设置数码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主要由显示驱动器 4511 和数码管成。 7 段译码器,与其它驱动器不同的是,它显示数码6和9时没有拖尾现象,它所驱动对象是共阴极 码管。 四个信号输入端用单片机 口中的四位来实现。 2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可由单片机的 输出,一共可以有 16个支路,即可以控制 16 个电器,而这 16 个支路的电路形式完全相同,在本次设计模型中,可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支路来演示。 为例,将其连接到继电控制电路中三极管 9012 的基极,三极管的射极接继电器 ,使整个控制部分接到交流电器中。 当 极管导通,继电器吸合,对应的电器设备电源接通,设备开启工 7、作;否则 相应引脚输出为高电平,三极管截止,继电器断开,对应的电器设备因断电而不能工作。 图: 接收控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3 系统软件设计本设计的软件分为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 发射部分的工作原理为:系统上电初始化,进入主程序循环状态。 调用键盘扫描处理子程序,当无按键按下时,系统处于等待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系统通过按键检查子程序,检查按键号并转入相应的发射子程序。 (键扫描程序流程图如图)在发射子程序中,利用定时器将待发射信号调制成38三极管放大后驱动红外发射管,发射调制脉冲信号。 发射信号采用脉冲个数编码,不同的脉冲个数代表不同的编码,最小为个脉冲,其它信息码的脉冲个数逐个递增。 为了使接收可靠,第一位 8、码宽为,其余为,码间距为,遥控码数据帧间隔大于。 遥控器上每一个按键都有唯一的一个键号,通过查询得到的键值发射事先设定个数的脉冲。 (红外发射程序流程图如图6)图5:键扫描程序流程图图6:发射程序流程图接收部分工作原理为 :系统上电初始化后,对单片机的 其为高电平时,系统处于等待状态;当其为低电平时,将启动中断服务程序。 红外接收器输出脉冲帧数据时,第一位码的下降沿触发中断程序,实时接收数据帧,并对第一位码的码宽进行验证。 若第一位的低电平码的脉宽小于 2作为错误帧处理。 当间隔位的高电平脉冲宽大于 3,结束接收,然后根据累加器A 中的脉冲数,在单片机 口输出相应的二进制数据,键扫描脉冲停发 1间距发射 9、脉冲个数减 1 等于 0 吗。 发 1冲停发 1冲 键码计算键扫描由键号转至发射程序时 的某一对应引脚输出控制信号,使继电器原有状态发生改变,此时即完成一次数据的接收处理。 4 结束语本设计采用红外发射和接收的方式,保证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并且控制简单、实施方便,成本低廉。 通过接收发射端的控制信号,在接收部分实现了相应的控制。 但是,由于受红外线定向性和传输距离的限制,该系统只适应于短距离的遥控控制(10 而且操作时遥控器要有一定的角度,如果中间有墙、门窗等障碍物时,红外线将无法穿透。 如果采用调频或调幅等发射接收编码,可提高遥控距离,并且不受角度的影响。 注释:红外编码的格式多种多样,本设计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种。 参考文献:(1)李 广 弟 单 片 机 基 础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出 版 社 2001年 第 2版 , 2003年 9月 第 6次 印 刷 , 200)刘 东 汉 基 于 微 处 理 器 解 码 多 功 能 遥 控 系 统 的 设 计 2006年第 8期 , )朱光忠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控制器2006年第11期,。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相关推荐
A. ping B. ping C. ping D. ping ( 55) A. stat – s B. stat – o C. stata D. stat r 试题解析: 常识。 答案:( 53) B ( 54) B ( 55) C ● 以太网交换机根据 ( 56) 转发数据包。 访问交换机的方式有多种,配置一台新的交换机时可以 ( 57) 进行访问。 在键入交换机命令时可使用缩写形式,在
1、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其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 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了解并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传感器能将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测量、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
1、摘 要笔记本电脑,便于携带,体积小,而且它的功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近步带来的成本下降,笔记本的价格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随着使用笔记本人数的增加,笔记本的各种问题也暴露出来,除了性价比之外,最关心的莫过于散热。 笔记本在 性 能 与 便 携 性 对 抗 中 , 散 热 成 为 最 关 键 的 因 素 , 笔 记 本 散 热 一 直是 笔 记 本 核 心 技 术 中 的 瓶 颈
1、 微 机 原 理 及 应 用 实 验 指 导 书实验一 8255 并行接口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 8255 的各种工作方式及其应用。 2学习在系统接口实验单元上构造实验电路。 二、实验设备:学实验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系统中的 8255 芯片18255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介绍图 1255 引脚图图 1-2(a) 工作方式控制字1 2 3 4 5 616 E:y
议室资源进行登记维护管理。 会议室预订 : 用户新建会议室预订,保存并发布后,会议参与人可以收到会议通知,阅读会议材料。 会议结束后,会议预订人将会议纪要或会议决议等存档并传达执行。 我的会议 : 提供对用户本人参与的会议信息进行查询,包括我预订的会议和我需要参与的会议。 会议使用查询 : 提供对会议室的申请使用情况按照关键信息进行查询。 任务安排 任务视图 :
1、基于伪逆的反复学习控制学习控制是用于一固定时间间隔内重复作用的跟踪控制的有效方法。 本文给出一种反复学习控制算法,适用于一些具有扰动和初始误差的非线性非最小相位对象。 该算法要求对一线性对象的近似转换而非精确转换。 这种方法的一个优点是不需区分对象的输出。 渐进轨迹误差的范围通过一精确的试验列出,并且可以看到其随着扰动范围持续的增大。 该控制器的结构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