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直流电源资料内容摘要:
1、1数控直流电源一、 方案论证与选择方案一:原理框图如图 1 所示,采用数字逻辑控制。 通过“” 、 “”两键操作,控制可逆计数器分别作加、减计数,可逆计数器的二进制数字输出一路用于驱动数显电路,指示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值;另一路进入 D转换电路,将数字量按比例转换成模拟电压,然后经过射极跟随器控制调整输出级输出所需的稳定电压。 该方案能够完成基本要求,发挥部分受到限制。 D/ 图一 方案一示意图方案二:原理框图如图 2 所示,采用 8051 单片机产生波形,D/A 转换器将其转化为模拟电压,再经过放大器放大。 由单片机的软件实现电压的步进增减、对键盘的自动扫描等功能。 该方案灵活性大,易于扩展,需要专用 2、的译码驱动芯片。 8051 D/A 图二 方案二示意图方案三:数控部分同方案二,原理框图如图三。 用 74驱动器,由单片机软件控制数码显示,软件还附有显示器的自动刷新及电路的过零保护等功能。 该方案具有方案二的所有优点,而降低了对芯片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8051 D/A 图三 方案三示意图2综上所述,选用方案三。 二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1 介一款采 用 艺 制 成 的 单 片 电 流 输 出 型 8 位 数 / 模 转 换 器 ,图 四是它的逻辑框图和引脚排列。 三种工作方式:不带缓冲工作方式,单缓冲工作方式,双缓冲工作方式。 图四 逻辑框图和引脚排列2步进 实现因为输出电压量程为 10V,准电 3、压范围为0V,基准电压可以为 样在 8 脚输出电压的分辨率为: 即 D/A 输入数据端每增加 1,电压增加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 5 ,才能得到输出电压的电压分辨率:=每次 梯度增加或者降低电压。 三硬件电路图1波形转换与放大部分选用 51 系列的单片机产生和控制波形。 数模转换器用的是 方案中 用单缓冲模式。 电路如图五所示,和 数据口直接相连, 和 接2据寄存器处于直通状态, , 和 连接后接 选中1=0)时,写入数字量,该数字信号就立即传送到 入寄存直通至 据寄存器,经过短暂的建立时间,即可以获得相应的模拟3电压。 写入操作结束, 和 立即变为高电平,写入的数据被输入寄存器锁1到再次写入刷新。 4、图五 波形产生与转换电路图六 电流放大电路42键盘与数码显示部分 电路如图七图七 键盘与显示电路3稳压电源部分电源部分输出+5V,+15V,压供给系统,另外还制作+流稳压电源做 基准电压。 四软件设计与流程图1软件介绍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编写,系统软件由主控制程序、数码显示子程序、键盘服务子程序组成。 还添加了自动扫描键盘、显示器的自动刷新、过零保护的功能。 编程中 C 函数和汇编函数相互调用。 52程序流程图如图九所示 +-件流程图五程序如下#14;15;t);n);0=0 ;1);) ; 0&0) ;1);0+9&9);10) ; ;1);0+ 1|=0() () (;t) n) i;i=0;i8;i+);n); ; ; n=(n1)+1;。数控直流电源资料
相关推荐
1、 功率、高细分两相混合式 步进电机芯片式驱动器 一、特性: 双全桥 动,低导通电阻 R 桥+下桥) 高耐压 50电流 值) 多种细分可选(1/2、1/8、1/10、1/16、1/20、1/32、1/40、1/64) 自动半流锁定功能 衰减方式连续可调 内置温度保护及过流保护 重量: g ( 北京海华博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8 年 12 月 - 1 、框图: 2 5 4 12 6 15
与 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 )为您整理 8 1 1214181161 2 4 8 16 … (2) (1) ( 3) 3, 9, 27, 81, …… ; 1 1 1 1, , , ,。 2 4 8 1 6( 4) q= 12q= 2 q= 3 q= 12…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 )为您整理 9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递推法 :
1、1消防智能电动车设计与制作目录 摘要: .统设计 .设计要求 .2模块方案比较与论证 .焰传感器模块 .障模块 .最终方案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件实现及单元电路设计 .微控制器模块的设计 .光电对管电路的设计 .寻迹光电对管的安装 .火焰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的设计 .火焰传感器的安装 .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灭火风扇驱动电路 .灭火风扇的安装 .测速计程模块的安装 .0语音识别电路的设计
岛桩秘赏道捧雁双事检巫猿爪皇扳丹踌矩冷脐颇娱忱 ICU轮转护士带教手册 ICU轮转护士带教手册 姓 名 参加工作时间 入 ICU管理规定:穿着护士工作服上班,冬夏统一,仪表得体。 ICU室内请换拖鞋,外出时,更换白色工作服和工作鞋。 私人物品妥善放置。 尊师重教,听从带教老碗懂势笑景彪侥薯线
1、- 1 - 实验一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2) 、比较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工作点,了解工作点对振荡波形的影响。 3) 、测量振荡器的反馈系数、波段复盖系数、频率稳定度等参数。 4) 、比较 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二、实验预习要求 实验前,预习教材: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第 3 章:正弦波振荡器;“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章
1、11 绪论我所做的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参考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个人完成电路的设计、焊接、检查、调试,再根据自己的硬件和通信协议用汇编语言编写发射和显示程序,然后加电调试,最终达到准确无误的发射和显示。 在这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元件,合理的电路图扎实的焊接技术,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纠正能力,会使用基本的仪器对硬件进行调试,会熟练的运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