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4康熙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内容摘要:
,对安定民心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藩” 3)意义 ① 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国家分裂,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抗御外敌的能力,彻底根除了藩镇制残余; ③为受“三藩”割据之害的人民解除了祸患,给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④有利于边疆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① 明朝末年 , 荷兰 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 38年( 1624- 1662)。 ② 1662年 , 郑成功 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 材料一: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 ——郑成功 材料二: 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在收复台湾后,仍然用南明永历年号,以明朝遗臣身份继续与清廷对抗。 “ 三藩 ” 之乱爆发后,郑经乘机率军进攻福建等地 …… 郑氏所部数年煽乱于东南沿海 …… ——《 中国通史全编 》 (下) 探究: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收复台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上述材料对郑氏集团收复和经营台湾进行简要评价。 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是民族英雄。 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早期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衡,形成分裂状态,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 表现出宽阔的胸襟和卓越的统治能力。 1)对收复台湾持坚定立场 → 一定要完成国家的统一 2)大胆启用郑氏降将施琅 → 表现了超人的胆略和见识 3)实行灵活多变的收台政策 → 军事斗争与招抚安民政策并施 康熙帝宽大为怀,自郑克塽以下皆量才录用,封官加爵。 郑克塽要求把郑成功的遗骨移葬福建故土,康熙帝欣然准允,以礼安葬,并亲书挽联一副: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平台千古,复台千古; 郑氏一人,施氏一人。 施琅 康熙在台湾实行了哪些有效的统治措施。 有何意义。 措施: :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澎湖设副将一员,率兵驻守; C.“展界开海”;。 意义: 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贸易的发展以及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台湾为什么不是一个独立国家。 你有哪些历史依据。 不准来。 除非承认台湾是“ 国家 ” ,否则 陈水扁 晕。 结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不可分割的 领土。 1885年设台湾省。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 1685—1689) 1)沙俄侵略中国的历史 ① 早在 16C下半期,沙俄。岳麓版历史选修4康熙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相关推荐
民党改组问题 》 1924 材料一中造成辛亥革命后 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俄国革命指什么。 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1917年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 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对外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Y d Y′ 如图所示 , 在真空中水平放置一对金属板Y和 Y’, 板间距离为 d。 在两板间加以电压 U,一电荷量为 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从极板中央以水平速度 v0射入电场。 试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 (不计粒子的重力 ) v0 q
令 随时 更改。 司法之 权 ,操 诸 君上, 审 判官本由君上委仸,代行司法,丌以 诏 令 随时 更改者,案件 关 系至重,故必以已 经钦 定 为 准,免涉分歧。 十一、 发 命令及使 发 命令之 权。 惟已定之法律,非交 议 院 协赞 奏 经钦 定时 ,丌以命令更改 废 止。 法律 为 君上 实 行司法 权 之用,命令 为 君上 实 行行政权 之用, 两权 分立,故丌以命令改 废 法律 十二
法: 法: 法: 规定供应京城物资的 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 ,以节省国家。 朝廷设 ,平价收购 货物,到市场 时卖出;商贩可赊购官仓 到各处 ,半年出一分。 各州县在 时借 或 给农户,加收 利息。 废除了 服役的 法,改为由州县出钱 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所需。 规定各地兴修 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按户等 分派,财力不足可向官府。 规定清丈 ,根据土地 和 交纳 ,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强兵措施 法
营销部应及时与顾客取得联系,说明原因并得到顾客的谅解和取得顾客同意延迟交货期的书面证据。 如得不到顾客的同意,则应在水 /电 /气正常 供应后安排加班或增加班次或增加生产人员,如部份零部件在本厂内部交期无法得到保障时,采购部可以联系有能力的承制厂家来进行外包加工。 4/7 B. 如不影响交期,生产部则对生产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作好生产部的生产安排,必要时在水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