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测量技术规程(正文内容摘要:

当为了节省控制器电量或用于流动站时,参考站在工作期间可关闭手持控制器后去掉。 尽管各 RTK 设备在设计时考虑到防水、防晒等因素,但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烈日暴晒或雨水淋湿。 7 参考站工作期间,工作人员不能远离,要间隔一定时间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对不正常情况及时作出处理。 GPS设备耗电外,还要为 RTK电台供电,可采用双电源电池供电,或采用汽车电瓶供电。 条件许可时,可采用 12V 直流调变压器直接同市电网路连接供电。 6 流动站的设置要求 流动站作业准备 在 RTK 作业前,应首先检查仪器内存或 PC 卡容量能否满足工作需要。 由于 RTK作业耗电量大,工作前,应备足电源。 流动站作业要求 由于流动站一般采用缺省 2m流动杆作业,当高度不同时,应修正此值。 在信号受影响的点位,为提高效率,可将仪器移到开阔处或升高天线,待数据链锁定后,再小心无倾斜地移回待定点或放低天线,一般可以初始化成功。 在 穿越树林、灌木林时,应注意天线和电缆勿挂破、拉断,保证仪器安全。 流动站内置软件的一般功能要求 三差模型求定近似坐标。 双频动态解求整周模糊度。 ,实时解算 WGS84坐标。 ,给出任务(项目)要求的坐标系内坐标。 测量结果的实时显示和绘图(示意)。 失锁后的重新初始化。 数据 I/O端口。 流动站用作 GIS采集器时的技术要求 8 当 RTK 将功能扩展向 GIS 采集器时,要实时输入点位属性、文件和定位有关信息,并且实时存储时间有关信息。 不同的 RTK 类型对属性输入要求不同,要根据不同的 GIS、 CAD软件要求设置不同的数据格式。 RTK 用于 GIS 采集器时(主要是 GIS 空间和属性数据),应有下列主要特征: (1) 轻巧便携,尽量减少劳动强度; (2) 精度适中,根据不同的测量地形图要求选用不同的 RTK设备; (3) 操作简便,简约式操作,效率要高; (4) 属性功能:采集点的类别、种类、高度、坡度、植被覆盖情况、设施使用情况、归属等文 字或数字信息; (5) 处理简单,与 GIS 数据库接口良好,支持国际、国内通用 GIS 软件格式。 (6) 数据字典,内容丰富,分类详细。 7 RTK 作业 RTK作业基本条件要求 RTK作业的基本条件要求见表。 RTK观测的基本条件要求 表 观测窗口状态 卫星数 卫星高度角 PDOP 值 良好窗口 ≥ 5 20186。 以上 ≤ 5 勉强可用的窗口 4 15186。 以上 ≤ 8 避免观测的窗口 4 15186。 以上 ≥ 8 不能观测的窗口 ≤ 3 RTK 作业应尽量在天气良好的状况下作业,要尽量避免雷雨天气。 夜间作业精度一般优于白天。 7. 2 卫星预报 RTK 作业前要进行严格的卫星预报,选取 PDOP6,卫星数 6 的时间窗口。 编制预报表时应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图形几何图形强度因子等内容。 9 卫星预报表的有效期以 20天为宜,当超过 20天时,应重新采集一组新的概略星历进行预报。 卫星预报时应采用测区中心的经纬度。 当测区较大时,应分区进行卫星预报。 7. 3 RTK测量初始化 RTK 测量必须在完成初始化后才能进行。 初始化可以采用静态、 OTF两种。 初始化时间长短与距参考站的距离有关,两者距离越近,初始化越快。 推荐静态初化化,只有在运动状态下才进行 OTF初始化。 OTF方式一般在测量船、汽车等运动载体上使用。 RTK作业时设备启动状况基本要求 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测站号(测点号)、仪器高等信息。 接收机启动后,观测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盘和选择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 卫星健康状况、各卫星信噪比、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的结果及收敛值、存储介质记录和电源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未预料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RTK观测期间的作业要求 不得在天线附近 50米内使用电台, 10 米内使用对讲机。 天气太冷时,接收机应适当保暖;天气太热时,接收机应避免阳光直接照晒,确保接收机正常工作。 RTK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下列操作: (1) 关机又重新启动。 (2) 进行自测试。 (3) 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或仪器高度值、测站名等。 (4) 改变天线位 置。 (5) 关闭文件或删除文件等。 RTK 工作时,参考站可记录静态观测数据,当 RTK 无法作业时,流动站转化快速静态或后处理动态作业模式观测,以利后处理。 在流动站作业时,接收机天线姿态要尽量保持垂直(流动杆放稳、 10 放直)。 一定的斜倾度,将会产生很大的点位偏移误差。 如当天线高 2m, 倾斜 10176。 时,定位精度可影响。 ⊿ S=20*sin10= () RTK观测时要保持坐标收敛值小于 5cm。 RTK测量放样 放样主要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