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r施工技术总结内容摘要:
缆垂度应保持在 20℃时 177。 150~ 200mm范围内。 6. 漏缆在敷设过程中 ,严禁急剧弯曲,其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 表 6 漏泄同轴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序号 项 目 漏泄同轴电缆规格代号 42 32 42 1 最小弯曲半径(单次弯曲) mm 600 400 240 2 最小弯曲半径(多次弯曲) mm 1020 760 500 7. 漏缆敷设时,尽可能不与其他线缆交叉,如无法避免时,应注意将漏泄同轴电缆敷设在外侧,避免其他线缆阻挡漏缆的信号覆盖。 8. 漏缆敷设时与既有漏缆间距不得小于 300mm。 9. 划线高 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画出的线保持与轨面平行。 10.钻孔深度应符合卡具要求,孔眼要求平直,不得成喇叭状。 11. 卡具安装应牢固,防火卡具安装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9+1方案, 9个普通卡具 +1个防火卡具)。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径路复测→漏缆运输→隧道内划线→隧道内钻孔→漏缆卡具安装→漏缆敷设。 施工准备 1. 在既有线路肩或路基范围内施工,应事先与工务部门联系,并签订协议后方可施工。 2. 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路肩上敷设时,宜在接触网杆、 塔立起后进行,不宜交叉施工。 3. 对使用的车辆、工具要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指标正常。 径路复测 1. 径路复测的内容 ( 1) 实地测量弱场区段的长度; ( 2) 调查隧道施工进展、隧道外弱场区段接触网杆立杆进展; 7 ( 3) 调查过轨位置预留钢管情况; ( 4) 调查区间无线基站、直放站等机房位置、情况; ( 5) 调查施工线路沿线道路交通状况。 2. 径路复测完毕,应及时形成施工调查报告,并确定单盘漏缆采购长度。 漏缆运输 1. 漏缆运输宜采用长途直达运输,将漏缆 直接从生产地运抵现场屯放地。 2. 漏缆运输作业时应使用吊车或叉车,当使用跳板时应小心装卸,严禁将漏缆从车上直接推落到地。 3. 滚动缆盘时,必须顺盘绕(箭头)方向,并只能做 50m 以内短距离滚动,当滚动距离大于 50m时应使用运输工具。 4. 漏缆运输时,应将缆盘固定牢固,不得歪斜和平放。 5. 卸盘地点应根据径路上障碍情况、敷设方法、支盘地形条件以及缆盘的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 6. 漏缆运输到工地后应对照运单检查标记、端别、盘号、盘长、包装有无破损、缆身外观有无损坏、压扁等,并作出记录;当包装有严 重损坏或外护层有损伤时,应详细记录,并汇报项目技术主管。 隧道内画线 1. 根据设计规定的安装位置及高度要求,进行画线;距钢轨面的高度应为。 2. 画线应在接触网回流线的另侧。 不得已在同侧时,与回流线、接地母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600mm,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 2m。 3. 画出的线保持与轨面平行。 根据设计规定的安装位置及高度要求,进行画线。 若与回流线距离过近,要保持 60cm 的距离。 距离轨面高度 米,画出的线保持与轨面平行。 目前全线隧道内电力专业照明电缆高度 为 米,接触网专业在隧道壁的回流线高度为 米(玉峰山隧道的回流线高度为 米,接触网专业使用化学锚栓,间距 25 米左右),五童隧道右线( 380 米)没电力照明电缆。 鉴于其他专业基本完成隧道打眼的施工工作,我们可以参照其他专业目前的高度进行定位。 隧道内钻孔 1. 孔应打在所画线上,孔距为 ~ ,本项目设计距离为。 2. 使用 φ 8mm钻头在墙体上垂直钻孔,孔深为 50~ 55mm,建议为 53mm,孔眼要求平直,不得成喇叭状。 设计或厂家对钻孔的直径及孔深有特别要求 时应满足。 8 图 钻孔示意图 图 孔内清洁示意图 3. 用吹灰器清除干净孔内粉尘。 隧道内卡具安装 1. 安装膨胀螺栓:装入膨胀螺栓,使用扳手紧固螺母。 图 膨胀螺栓安装示意图 2. 卡具安装 按顺序安装螺杆或固定座、卡具。 卡具安装示意图 3. 隧道内卡具安装要牢固,注意卡具开口的方向。 4. 防火卡具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漏缆敷设 1. 漏缆展放 ( 1) 敷设漏缆 采用人工抬放、展放时,人员间隔不超过 57m,以免漏缆拖地。 ( 2) 漏缆在敷设的过程中,严禁急剧弯曲,其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 ,在高速铁路 9 施工时,漏缆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漏缆外径的 20倍。 表 漏泄同轴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序号 项 目 漏泄同轴电缆规格代号 42 32 22 1 最小弯曲半径(单次弯曲) mm 600 400 240 2 最小弯曲半径(多次弯曲) mm 1020 760 500 ( 3) 漏缆过轨时应该换接阻抗相同的射频电缆。 2. 隧道内漏缆吊挂 漏缆放 入卡具中,并卡上卡具。 注意漏缆固定的方向,定位筋应向着墙体(即安放于卡具凹槽内)。 图 隧道内漏缆吊挂示意图 (900M) 漏缆成端和接续 1. 漏泄同轴电缆的接头 ( 1)用锯把漏缆锯断 锯时请保持抛弃一段在下方,并保证切面平整将表面清理干净,将内导体和外导体的表面平整去刺。 先用锉刀或斜口钳将内导体铜管做好倒角,然后用毛刷或牙刷将内导体铜管内的铜屑清理干净,最后务必用毛刷将切面处的铜屑清楚干净。 ( 2)将外护套剥开 用角尺量出大约 19mm(177。 1mm)的外 护套,然后环切并将外护套剥离,剥外护套时不能伤到外导体,如果发现已伤及外导体,务必重新锯断并将外导体表面打磨平整。 特别注意将突出的指示开槽位置的筋切除。 ( 3)接头安装 在安装接头前将外护套打毛约 16cm,然后将热缩管套在漏缆上,把漏缆插入接头里,清洁外护套表面,再用热风枪或喷枪把接头预热。 预热后把热缩管套在接头上,先使热缩管的一端固定在接头的起始端,再缓慢向漏缆侧加热,以保证中间不能有气泡,最终使整个热缩 10 管牢固固定在接头和漏缆上,均匀加热热缩管,以热缩管受热后流油为止。 ( 4)完成漏缆接头 若漏缆接头安装 好后不是马上和跳线相连,务必密封好整个接头。 若漏缆接头安装好后立刻连接到跳线,则需使用防水胶带做进一步防水处理。 漏缆装上连接器后,接口必须做防尘、防潮保护,直至最终与系统连接。 临时保护时,可以将连接器的塑料帽盖上(连接带和防水胶带的缠绕)。 2. 连接器的安装 ( 1)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安装应包括固定连接器、阻抗转换器、 DC 模块、功率分配器及终端匹配负载。 ( 2)固定接头应保持原电缆结构开槽间距不变。 接头应保证电气特性指标,对于驻波比过大、阻值过大、绝缘不良、衰耗偏大的接头应锯断重接。 ( 3)连接器安装完毕 应进行质量检查,判断装接质量。 ( 4)连接器应可靠地固定在承力索或电杆上。 3. 漏缆直流阻断器的安装 当漏缆长度超过 500 米或引入机房设备前,通常需要在两段漏缆中间加装一个额外的直流阻断器,用来避免产生由铁路隧道中高感应、高反向寄生电流造成的电流闭合回路。 此外,直流阻断器有助于隔离各接地点,这些接地因为有势差的危险而接入隧道内不同的接地系统。 直流阻断器安装是串接在射频电缆与泄漏电缆之间的,它一头是 N 型公头的,另外一头是 N 型母头,按照隔直环的安装方向即在隔直环的入口处有一个标记方向,此标记方向的接头为N 型母头,它接在去泄漏电缆的方向去串接好后,检查是否连接紧密,如无误将连接好后的接头处作防水处理,即安装完毕。 4. 漏缆的接地 漏缆本身不接地,它是通过各自的跳线或馈线来实现接地的。 通常将连接泄漏电缆的跳线接地 (将电缆的近端接到相应的有源设备 )。 详细的接地卡安装见下文的馈线部分说明。 5. 复测 漏泄同轴电缆及其连接器安装结束后应检查内部导体直流电阻、绝缘介电强度、绝缘电阻、电压驻波比等。 进行质量检查时,用万用表检查内、外导体装接情况,并轻敲连接器,看万用表有否变化,判断装配接触质量。 用绝缘电阻测 试仪测量绝缘电阻,判断装接质量。 检查零部件螺栓是否旋紧。 连接器装配后接头外部应进行防护。 测试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11 12 、电杆、铁塔 1. 铁塔 4座, 40米铁塔 3座(五童隧道入口 40米 1座、 DCDK3+480 处 40米铁塔 1座、 DK14+520铁塔 1座、胡豆堡隧道入口 20米铁塔 1座),均为 4柱钢管塔。 2. 在重庆北南场信号楼楼顶设置屋顶桅杆 1座。 3. 渝利铁路正线、动车线(所)电杆高度为 12米,设置于:动车所信号楼、燕窝隧道入口、出口、公地坝隧道入口、出口、五童隧道出 口( DK3+400)等 6处,每处设 1根 12米水泥电杆; 4. 货运外绕线、联络线采用 8米电杆,设置于:联络线 DK36+650、货运外绕线 HLD1K11+350(井口分区所附近)两处,每处设 1根 8米水泥电杆。 5. 铁塔、桅杆、电杆的相关附属设施,如防雷接地、引上钢管、馈线固定卡等。 1. 铁塔属于自购材料,且目前国内铁塔设计资质在广电下属的相关设计院,在采购物资时需由厂家提供由铁路总公司认可的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产品说明书)等; 2. 选用合格的铁塔材料,供货方需满足成都铁路局及设计对 铁塔的相关要求,厂家需提供相应的资质资料、自检证明书;材料是铁塔工程的基础,材料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重要部分; 3. 铁塔、桅杆、电杆的选址,务必满足相关需求;与房建专业、土建专业、设计等多方沟通,确认好基准标高、位置,避免后期场坪平整导致基础过深或者基础外露的情况出现; 4. 基坑(基础)土方开挖、浇筑等工序施工务必严格执行设计文,并做好隐蔽工程检验工作; 5. 区间基站、直放站、铁塔等做好防雷接地。 6. 铁塔安装需做好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铁塔施 工程序 铁塔施工包括铁塔基础与铁塔安装两部分。 施工准备→位置复测→材料报验→基础制作→塔身安装→附属设施安装; 电杆及屋顶桅杆的施工流程与铁塔类似,后文稍做说明。 施工准备 1 做好材料(铁塔、电杆、桅杆等)进场报验工作。 2 在既有线路肩或路基范围内施工,应事先与工务部门,并签订协议后方可施工;或者建设单位相关专业联系,做好交叉施工沟通工作 3 进行人员入场安全培训、技术交底工作,特殊人员取证培训工作。 13 4 对使用的车辆、工具要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指标正常。 位置复 测 1 铁塔基础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经纬度进行复测,复测应包括:铁塔设置位置是否合理,确认铁塔现场周围施工环境。 铁塔的土质是否与设计一致;铁塔选址要求:远离大功率电磁干扰或强脉冲干扰(雷达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与高压线的水平距离必须大于 20 米、必须远离存储易燃、易爆的仓库、企业和加油站,距离 20米、考虑站址及周围的防洪、塌方、滑坡、断层、开山等因素。 2 铁塔周围有无遮挡,是否满足无线覆盖需求,与设计院相关人员、监理等进行现场勘定; 3 交通条件是否满足要求,能否满足维修需求; 4 屋顶桅杆安装需与 房建专业沟通,确定安装位置、预留基础、孔洞、拉线方向等; 5 接地网布防位置规划需与设计、房建专业设计及施工部门沟通,做好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 材料报验 材料是铁塔工程的基础,材料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重要部分。 材料进场时,需填写进场报验单,并附钢材和其他材料质量证明单、试验报告报送监理单位。 ① 铁塔基础用材料的检查: ( 1)水泥出厂质量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 2)钢筋(材)出厂质量合格证、实验报告和化学成份报告; ( 3)焊条采用 E43,质量应符合 GB511885规定、焊剂质量应 符合 GB130885规定; ( 4)如采用新材料,要有鉴定证明、使用说明和检验报告; ( 5)砖出厂质量报告;(如果需要时) ( 6)砂、石质量情况; ( 7)外加剂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和说明书; ② 塔体构件材料的检查: ( 1)构件数量、重量、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 2)对于构件、钢材要进行抽样送检。 钢材质量应符合 GB7008 GB159194及 YB16870规定,钢材应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如对材质有疑义时,应按国家有关标准作抽样检验,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时方可采用。 ( 3)构件尺寸、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变形,必须进行矫正,并且要求在环境温度低于 16℃时,不得对构件进行冷矫正。 ( 4)钢材表面的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一半,断口处如有分层或裂缝缺陷等。 ( 5)拉线塔用的钢丝绳、钢绞线(拉线)等材料、性能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③ 构件防腐处理的检验 14 铁塔构件一般应采取热镀锌工艺,其镀锌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 1)外观:热镀锌构件表应具有均匀、光滑,在连接处不允许有毛刺、满瘤和多余结块,并不得有过酸洗或露铁等缺陷。 ( 2)镀锌附着 量和锌层厚度:镀件厚度小于 5 mm时,锌附着量应不低于 460g/m2,即锌层厚度应不低于 65μ m;镀件厚度不小于 5 mm时,锌附着量应不低于 610 g/m2,即锌层厚度应不低于 86μ m。 ( 3)均匀性:镀件的锌层应均匀。gsm-r施工技术总结
相关推荐
当为了节省控制器电量或用于流动站时,参考站在工作期间可关闭手持控制器后去掉。 尽管各 RTK 设备在设计时考虑到防水、防晒等因素,但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烈日暴晒或雨水淋湿。 7 参考站工作期间,工作人员不能远离,要间隔一定时间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对不正常情况及时作出处理。 GPS设备耗电外,还要为 RTK电台供电,可采用双电源电池供电,或采用汽车电瓶供电。 条件许可时,可采用 12V
scribe her feelings? • 2.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the girl is? Give your reason. Wei Hua feels… Wei Hua is … Problem solving (group work) to challenge your creativity • 1. Prepare to
编码器和 B类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的要求。 接口符合表 1模拟信号输出工作模式和数字信号输出工作模式的定义。 与监测装置接口采用 RS485。 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与监测装置接口通过监测装置内 TDCS槽位的 48芯欧式插件连接,接口的引脚定义应符合监测装置的有关规定。 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与 CIR或机车电台间采用 7芯电缆连接,两端分别接 12芯插座(监测装置侧)和 7芯插座(
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 10%。 (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 塞尺检查不入。 并应保证齿轮基准 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毛刺和异物。 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 、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 ,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明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 ,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 ,砂型铸造 R
所有 169。 福建 福诺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20 14 / 43 APN 上下行流量监控逻辑数据层处理模块 小区上下行流量分析逻辑数据层处理模块 小区上下行流量 监控逻辑数据层处理模块 前 10 名小区上下行流量数据层处理模块 终端上下行流量分析逻辑数据层处理模块 终端上下行流量监控逻辑数据层处理模块 前 10 名终端上下行流量数据层处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