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平安城市视频监控平台方案内容摘要:

进行实时监控或录像备查,掌控社会面治安动态,并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级公安机关能够调用现场实时图像信息进行指挥和调度。 二类点主要安 装在以下地段: 乡际出入口防控:乡际治安卡点、各乡镇(街道)之间结合地带的道路、路口等。 学校、工业园区及所属生活区的出入口、主要路段、公众使用区域等。 市政公园、旅游景点、文化广场的出入口、主要路段、人流密集区等。 大型商业区主要街道、人员密集区、重点建筑出入口、门前广场等人员密集区等。 公交站台出入口、人行天桥、立交桥底、公路桥、过街隧道出入口等治安复杂场所。 系统需求分析 近几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根据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城市道路、重点部位和 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加快各类图像信息向公安信息网的接入工作, 全省所有县级公安机关均建成了电视监控平台,纳入公安机关管理的电视监控头数量已达 50万个, 在维护社会稳定、防范打击犯罪和重大活动安全保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 去年的奥运安保、火炬传递、反恐演习、两会保卫等多项重大安全保卫活动中, 监控图像信息的传输 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随着各地图像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不断进展,系统独立、重复建设、不互连互通、 标准不统一、管理不规范 等问题也凸现出来, 影响了图像信息资源共享和效益的发挥。 为充分 利用这 些图像信息资源,开展多种应用,金盾二期工程提出了全省公安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任务。 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不仅实现图像信息传输共享、存储查询等功能,还能满足报警联动、数据管理、电视会议、应急指挥、网上督察、公安机关内务管理等业务应用,未来还可开展智能视频内容分析、 3G手机视频、流媒体发布等多个业务应用。 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统一图像资源编号,统一权限体系,统一控制协议,采用分散体系结构设计,各节点局部自治,任意局部故障不影响系统整体运行,便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第二部分 系统设计建设思想 设计思想 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应以“实用、可靠、先进、经济、开放、安全”为指导思想。 实用:监控覆盖面和图像质量须满足各派出所、警务室一线部门实战需求;图像联网须满足与指挥中心、交巡警、各派出所之间互联互通的需求;数字图像实时监视和图像回放查询界面友好,系统安装、使用、维护简便,满足区政府、市局及分局领导、治安、国保、刑侦等单位的需求。 可靠:系统采用的主要安防设备须经过具有公安部批准的相应资格产品检测中心的测试,质量达标,性能稳定,能持续有效运行,对于各级联 网用到的模拟矩阵和数字矩阵必须选择市场主流产品,必须统一接口标准,必要时可统一品牌,以降低各级联网成本。 先进:采用成熟、主流的技术构建系统平台,充分兼顾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连接,建设可扩展的、开放的平台。 主要设备可采用搭积木的模块式方便扩容,保护原有投资。 经济:在确保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前提下,注重系统建设成本和投入的阶段性,以技术建设与应用机制的协调发展,确保系统效益。 开放: 系统应遵循开放系统的原则。 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划,能提供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操作系 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诸方面的接口和工具,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安全:由于本系统涉及到区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实时监控、数据传输量大及使用人员多,故安全性和保密性就显得十分突出和重要。 在考虑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时,除应考虑各种外界干扰外,还需在各个环节提供安全、保密措施。 建设目标 依托公安通信网络,整合全市各警种图像信息资源,通过公安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形成协调有序、反应快速、指挥畅通的公安应急指挥、通信体系,建设全省公安省市县三级治安防控图像监控圈。 通过集中管理、分散存 储,实现我省公安图像信息的网络化和一体化,实现图像信息共享和实时查询,为侦察破案和治安防控提供线索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社会管控和内部监督能力。 (一)通过公安信息网络,建立图像信息综合应用系统,满足各警种对图像信息传输和服务的需要。 开发适应公安工作应用的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管理控制软件,实现编码和控制协议转换,构建我市公安图像信息资源应用体系。 (二)建立市级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对全省公安监控图像资源及其相关信息的汇集处理、存储控制、管理查询等功能,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平台充分融合对接,形 成市级治安防控图像监控圈,为侦察破案提供良好的图像信息资料和技术支持。 (三)多种方式拓宽二、三级网图像传输通道,提高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水平,实现监控图像资源的增值应用。 设计依据 系统遵循以下标准: EIA/TIA568A, EIA/TIA569A国际电子工业协会通信线缆、通讯路径标准 ISO/ICE/IS11801结构化布线标准 ISO TCP/IP协议标准 ITU ISO IGMP协议标准 《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651086)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BGJ798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2088) 10BASET, 100BASETX 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926)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T 106205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BGJ798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2088) 10BASET, 100BASETX 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926)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T 1062055)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11463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GA2972020机动车测速仪通用技术条件 GA3082020《安防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A/T4962020《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6692020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公安部《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 技术要求》 参考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技术规范 设计原则 本次项目设计遵循的原则: 实用性:按照实用性的原则,整个系统以实用、操作方便、简洁、性能高效为原则,既满足快速反应的特点,又满足决策层、管理层及时了解各项信息,进行业务处理和综合管理的实用要求。 高可靠性:由于本次项目系统涉及面广,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必须保证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各子系统能稳定独立运行,操作系统及数据库构架采用成熟可靠的体系,重要数据要备份,系统考虑冗余设计。 先进性: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兼顾系统的实 用性和高可靠性的同时,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开发工具,以保证系统和产品的先进性;但也要避免采用不成熟的技术以保证系统稳定性。 安全性与保密性:本系统运行的数据多为敏感、涉密信息,专业数据采用分布存放。 网络及重要数据要安全管理措施。 开放性与标准性:系统涉及的部门众多,应是一个开放的、易扩展的、分布式的系统。 系统设计所涉及的技术和选用的产品应是行业入围的主流产品,符合业界最新的标准,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够与相关系统进行相连和数据共享。 易操作性与易维护 性 系统操作简便、应用软件操作界面友好,信息处理工作简单、方便、快捷。 业务流程清晰,符合公安业务管理的工作模式。 系统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快速简单。 系统维护、系统配置、应用软件安装等应简单,高效。 第三部分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概述 数字化是 21 世纪的特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 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首先应该是系统中信息流(包括视频控制等)从模拟状态转为数字状态,这将彻底打破“经典闭路电视系统是以摄像机成像技术为中心”的结构,根本上改变视频监控系统从信 息采集、数据处理、传输、系统控制等的方式和结构形式。 信息流的数字化、编码压缩、开放式的协议,使视频监控系统与安防系统中其它各子系统间实现无缝连接,并在统一的操作平台上实现管理和控制,这也是系统集成化的含义。 同时,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将意味着系统的结构将由集总式向集散式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