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41怎样求合力一课件沪科版必修内容摘要:
四边形定则 , 所以电流 是标量 . 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 . 计算合力大小的方法 求共点力的合力一般有两种方法: 1.图解法 选标度 作 F F2的图示 作平行四边形 用刻度尽量对角线长度 计算合力大小 用量角器量 F与 F1(或 F2)的夹角 得出合力方向 ( 1 ) 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的合成 ( 即 α = 9 0 176。 ) : F 合 = , F 合 与 F 1 的夹角的正切值 ta n β = ,如图 2 . 计算法 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示意图,然后由 几何关系求解对角线,其长度即为合力大小 22FF1 2 F2F1 ( 2 ) 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 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特点可解得 F 合 = 若 α = 1 20 176。 , 则合力大小等于分力大小 ( 如图所示 ) 2Fco sα2 解析 例 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 F F2与其合力 F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大小随 F F2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B. F 大小随 F F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C. F 大小一定小于 F F2中最大者 D. F 大小不能小于 F F2中最小者 一、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B 减小 合力大小的范围为: |F1- F2|≤F≤F1+ F2 F 可比 F F2中的 最小者小, 也可以比 F F2中的 最大者大 例 2: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如图所示 .挺拔高耸的 208米主塔似一把利剑直刺穹苍,塔的两侧 32对钢索连接主梁,呈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假设斜拉桥中某对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 30176。 ,每根钢索中的拉力都是 3 104 N,那么它们对塔柱形成的 合力有多大。 方向如何。 二、求合力的方法 解析 例 2: …… ,假设斜拉桥中某对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 30176。 ,每根钢索中的拉力都是 3 104 N,那么它们对塔柱形成的合力有多大。 方向如。高中物理41怎样求合力一课件沪科版必修
相关推荐
基础训练 课 堂 效 果 检 测 一、选择题 1 . ( 多选 )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两个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 MN 、 PQ 为其边界, OO ′ 为其对称轴.一导线折成边长为 l 的正方形闭合回路 abc d ,回路在纸面内以恒定速度 v0向右运动,当运动到关于 OO ′ 对称的位置时 ( ) A .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零 B .回路中 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2
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3)判断比例系数的单位 根据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可判断 公式中比例系数有无单位 ,如公式 F= kx中 k的单位为 N/m, f= μN中 μ无单位. (4)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 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例 1
m v0=x /(m s1) v0的平均值 g2y O点是不是抛出点: (1)在如图所示的轨迹上选取 A、 B、 C三点, OA、 AB、 BC的水平距离相等,则说明从 O到 A、 A到 B、 B到 C的时间相等,过 A、 B、 C三点作水平线和 y轴相交,得出 A、 B、 C三点的纵坐标值 yA、 yB、 yC。 (2)如果 yA∶y B∶y C=1∶4∶9 ,则说明 O点为抛出点,
电综合题 , 考查安培力、动力学、瞬时功率的计算. 由运动学公式 2as= v2, 代入已知数值得:弹体运动的加速度 a= 105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BIL= ma, 可解得磁感应强度 B= 18 T, 磁场力的最大功率 P= Fv= BILv= 106 W. 答案: 18 106 ►变式训练 1. (多选 )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 ,
A. 磁感线是磁场中客观存在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B. 磁感线都是封闭的曲线 C. 磁感线总是从磁铁的 N极出发 , 终止于磁铁的 S极 D. 磁感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向是小磁针静止时 N极的指向 , 是通电导线在此处受力的方向 解析: 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描绘磁场而引入的一种假想的线 , 选项 A错误;描绘磁场的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选项 B正确;磁感线没有起点 , 也没有终点 , 选项 C错误
弹力,如图所示.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如何产生的。 方向怎样。 铁块对海绵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 方向怎样。 (1)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 海绵发生弹性形变 ,对与它 接触的铁块产生力的作用,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 (2)铁块对海绵的压力: 铁块发生弹性形变 ,对与它接 触的海绵产生力的作用, 方向垂直接触面向下 N N’ 答案 ,用橡皮绳斜向右上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块. 橡皮绳对物块的拉力是怎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