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苏教版]内容摘要: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1803~ 1873) 1832年 和维勒合作提出“ 基团论 ” :有机化合物由“ 基 ” 组成,这类稳定的 “基 ” 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 1838年李比希还提出了“ 基 ” 的定义 红外光谱的应用原理 在有机物分子中,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 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 所以,当用 红外线照射有机物时,分子中的化学健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 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 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盘或官能 团的信息。 核磁共振氢谱( 1HNMR)的应用原理 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 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 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 关信号,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的频 率不同,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 子数成正比。 因此,从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 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 例 某有机物由 C、 H、 O三种元素组成,它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有羟基 O- H键和烃基上 C- H键的红外吸收峰,且烃基与羟基上氢原子个数比为 2︰ 1 ,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试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练习 分子式为 C3H6O2的有机物,若在 1HNMR谱上观察到氢原子峰的强度为 3:3,则结构简式可能为 _____________, 若给出峰的强度为 3:2:1,则可能为 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CH3 CH3CH2COOH、 HCOOCH2CH CH3COCH2OH 诺贝尔化学奖 与物质结构分析 斯德格尔摩时间 10月 9日。高中化学(必修1)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苏教版]
相关推荐
二靠科技,三靠人民的辛勤劳动; ( 2)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 3)只有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农业经济才有长足发展,所以要把发展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大结构下思考; ( 4)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甚至可以说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古代农业的不足: ( 1)农业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太大。 为了开垦土地
( R2- x2) = 8 π , ∴ R2- 1 = 8 , R2= 9 , ∴ R = 3. 球的表面积为 S = 4π R2= 4π 32= 36π. [ 类题通法 ] 球的截面问题的解题技巧 ( 1) 有关球的截面问题,常画出过球心的截面圆,将问题转化为平面中圆的问题. ( 2) 解题时要注意借助球半径 R ,截面圆半径 r ,球心到截面的距离 d 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即 R2= d2+
数学 : 提出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光学 : 1)用自制的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实验,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还进一步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2) 1672年 《 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 》 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学说。 与惠更斯的 “ 波动说 ” 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天文学 : 1)用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人们对天体运动研究
能求出它们的交点 . (1)L1:2xy=7 L2:3x+2y7=0 (2)L1:2x6y+4=0 L2:4x12y+8=0 (3)L1:4x+2y+4=0 L2:y=2x+3 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目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 ? P87 练习 1,2,3 练习 : (1) (2) (3) 053:。 012: 21 yxlyxl0322:。 02: 21
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原料 Ⅱ NH3 CO2 (原料 Ⅰ ,来自合成氨) (副产品) 根据联合制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分析比较它与氨碱法的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原理相同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 原料的来源和副产物不同
的稳定性) 雌雄配子结合能形成种类众多的受精卵。 (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后代遗传物质由双亲提供,保证了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活力和变异性。 回答问题探讨 21三体患者 18三体患者 习题 100个卵原细胞与 100个精原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受精,能形成受精卵(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