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文言文学习:“之”的规律及其用法刘一锋内容摘要:
譬若以肉投馁虎, 何功 之 有 哉。 ——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技经肯綮 之 未尝。 —— 《 庖丁解牛 》 倒装句 例句 动宾倒装句 例句 练习: “ 子将安之。 ” 中 “ 之 ” 是否倒装句的标志。 倒装句的标志 倒装句 例句 2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 《 捕蛇者说 》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 《 岳阳楼记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 劝学 》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 石钟山记 》 偏正倒装句 动宾倒装句及偏正倒装句 语句结构与相关短语类型的判断规律不符 !! 代词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代 词 他、她、它(们 ) 这、那、此 (事 ) 结构特征 短语类型 动词 + “之 ” +____ , /。 介词 + “之 ” 介 宾 短语 [偏 正 ] 动 宾 短语 句末 谓语 +( 动词 /形容词) 代词 例句 使 之 冲烟而飞鸣。 为 之 怡然称快。 昂首 观 之 ,项 为 之 强。 驱 之 别院。 观 之 ,兴正浓。 —— 《 童趣 》 輮 使 之 然也。 —— 《 荀子 劝学 》 介宾 短语 动宾短语 吾 与 之 共知越国之政。 执其手而 与 之 谋。 遂 使 之 行成于吴。 —— 《 勾践灭吴 》 代词 例句 2 学而时 习 之 ,不亦说乎。 诲汝 知 之 乎。 知 之 为 知 之 ,不知为不知。 择其善者而 从 之 ,其不善者而 改 之。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 之 者乎。 —— 《 论语 》 度不中而轻发 ,徒糜弹药 ,无益吾事 ,慎 之。 —— 《 冯婉贞 》 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 之。 —— 《 效颦 》 渔人甚 异 之。 具 答 之。 处处 志 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 之。 —— 《 桃花源记 》 公将 鼓 之。 —— 《 曹刿论战 》 不知将军 宽 之 至此也。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形容词 译为心理动词 名词 译为。高一级文言文学习:“之”的规律及其用法刘一锋
相关推荐
ock sb. _______ 把某人锁起来 9. run _________ 追赶 10. bring sb. _______ 送回某人 11. ________ the air 正在播出的 silver off go to in out primary up after back on Unit 56 12. think highly ______对 …… 高度评价 _________ 省去
的稳定性) 雌雄配子结合能形成种类众多的受精卵。 (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后代遗传物质由双亲提供,保证了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活力和变异性。 回答问题探讨 21三体患者 18三体患者 习题 100个卵原细胞与 100个精原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受精,能形成受精卵( )个:
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原料 Ⅱ NH3 CO2 (原料 Ⅰ ,来自合成氨) (副产品) 根据联合制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分析比较它与氨碱法的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原理相同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 原料的来源和副产物不同
be cleaned C. Are。 cleaned D. Will。 be cleaned C 16 (14) I can’t find my dictionary anywhere。 it by someone by mistake A. takes away B. must have been taken away C. has taken away D. must be taken
nswer the questions. 1. Find out the right order of dishes and number them . dessert drinks main course starter soup 2. What are good table manners? starter soup main course drinks dessert What are
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二 )辨清语体色彩 一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不同 : 书面语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用词规范,多长句,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口语用于即兴交际的环境,用语灵活,多短句。 二是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不同: 科学语体大量使用限定成分构成的长句,插入成分多;文学语体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用语灵话。 三是政治语体和事务语体 : 政治语体富于逻辑性,概念精确而严密,如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