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6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内容摘要:

征:体系中各物质的含量是否保持不变。 【 解析 】 ① 与 ② 是针对 v(正 )= v(逆 ), 首先看方向是否为同向 , 如为同向则排除 , ② 为同向排除。 如为两个方向的再看量的关系是否正确 , ① 为两个方向 , 且量的关系正确。 ③ 如果 NO2为减少的量 , NO和 O2为增加的量 , 则为同向 , 也不正确。 ⑤ 当容器容积恒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一定值 ,不能表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⑥ 因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变化的 , 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 , 反应也达平衡状态; ④ 当反应前后气体颜色不同时 , 颜色不发生改变也达平衡状态。 据此 , 逐项分析 , 可知 ①④⑥ 是平衡状态。 【答案】 ①④⑥ 变式训练 1 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N2和 3 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 , N2将完全转化为 NH3 B. 达到化学平衡时 , N H2和 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 达到化学平衡时 , N H2和 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解析: 选 C。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任何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 , 因此 , 达到化学平衡时 ,氮气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氨气 , A错;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不为零 )时 , 反应达到平衡 , 此时 , N H2和 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 但不能认为 N H2和 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化学平衡移动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只改变一个条件 ) ( 2 0 1 1 年徐州高二检测 ) 已知反应: 2 S O 2 ( g )+ O 2 ( g )催化剂△2 S O 3 ( g ) Δ H 0。 某温度下,将 2 m o l SO 2 和 1 m o l O 2 置于 1 0 L 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 SO 2 的平衡转化率 ( α ) 与体系总压强 ( p )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例 2 A. 由图甲知 , A点 SO2的平衡浓度为 molL- 1 B. 由图甲知 , B点 SO O SO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 2∶ 1∶ 2 C. 达平衡后 , 缩小容器容积 , 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乙表示 D. 压强为 MPa时不同温度下 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 , 则 T2T1 【 思路点拨 】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平衡时 SO2的物质的量= SO2的起始量 (1- α) (2)增大浓度 , 正 、 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 但速率改变的程度有可能不同。 (3)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 解析 】 由图甲知 , 在 A点 SO2转化率是 ,则平衡时 SO2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 2 mol)= mol, 所以 A点 SO2的平衡浓度为 molL- 1, 同理可以计算出 B点 SO O SO3的平衡浓度分别是 molL- molL- molL- 1, 故 A、 B错;达平衡后 , 缩小容器容积 ,各成分的浓度增大 , 正 、 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 平衡正向移动 , 故 C正确;丙是一定压强不同温度下的图象 , 当温度为 T1时先达平衡 , 说明在条件T1下反应速率快 , 所以 T1T2, D错。 【答案】 C 【 规律方法 】 观察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1)若达新平衡时反应速率比原平衡的大 , 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物质的浓度或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 (2)根据改变条件的瞬间 v(正 )与 v(逆 )的相对大小可判定平衡移动的方向 , 进而确定改变的条件是增大还是减小反应物 (或生成物 )的浓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和的大小关系;是否使用了催化剂。 变式训练 2 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 A. 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 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 , 改变了压强 C. 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 , 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解析: 选 C。 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 , 若达到平衡改变压强 , 正 、 逆反应速率和各组分的浓度都会改变 , 但平衡不移动 (等效平衡 ),故 A、 B仍为平衡状态。 但对气体体积改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