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5醛内容摘要:
O+2Cu(OH)2 CH3COOH+Cu2O↓+2H2O 水浴加热 醛分子中的醛基,可被银氨溶液和 碱性的新制 Cu(OH)2浊液 氧化成羧酸,该羧酸与碱反应形成羧酸盐。 CH3CHO + 2Cu(OH)2 + NaOH CH3COONa + Cu2O↓+ 3H2O 水浴加热 所以,该方程式还可以写成: 常用的氧化剂: 银氨溶液、碱性的新制 Cu(OH) O酸性 KMnO4溶液、酸性 K2Cr2O7溶液等。 (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 2)必须水浴; ( 3)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 4)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 ( 5)乙醛用量不可太多; ( 6)实验后除银镜: HNO3浸泡,再水洗 银镜反应的用途: ⑶ 燃烧 2CH3CHO + 5O2 4CO2 + 4H2O 点燃 ⑴ 检验醛基的存在和醛基的数目 ⑵ 工业上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注意事项: 还原反应 (与 H2加成) 根据加成反应原理写出 CH3CHO和 H2加成的方程式。 CH3CHO + H2 CH3CH2OH Ni 思考: 怎样判断 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 氧化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 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 的反应。 还原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 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 的反应。 2CH3CH2OH+O2 △ Cu 2CH3CHO+2H2O 如:。苏教版化学选修5醛
相关推荐
Na NO2易溶于水且显著吸热,其熔点为271 ℃ ,分解温度为320 ℃ (5)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 Fe2+ 离子 , 如果误食亚硝酸盐 , 会使人中毒 , 因为亚硝酸盐会使 Fe2+离子转变成 Fe3+ 离子 , 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 O2结合的能力。 服用维生素 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 , 这说明维生素 C具有 ________。 A. 酸性 B. 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
反应中浓 H2SO4的作用是什么。 ① 催化剂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② 吸水剂 :吸收生成的水分,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 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性。 较多量的乙醇,较少量的乙酸。 物 质 沸点( 0C) 密度( g/mL) 水溶性 乙 酸 117. 9 1. 05 易溶 乙 醇 78. 5 0. 7893 易溶 乙酸乙酯 77 0. 90 不易溶于水 难溶于盐溶液 • 思考 *讨论
征:体系中各物质的含量是否保持不变。 【 解析 】 ① 与 ② 是针对 v(正 )= v(逆 ), 首先看方向是否为同向 , 如为同向则排除 , ② 为同向排除。 如为两个方向的再看量的关系是否正确 , ① 为两个方向 , 且量的关系正确。 ③ 如果 NO2为减少的量 , NO和 O2为增加的量 , 则为同向 , 也不正确。 ⑤ 当容器容积恒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一定值 ,不能表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3+ : Fe+2Fe3+ ===3Fe2+ (2)冷却结晶 过滤 不能。 蒸干时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会被带入晶体中;蒸干时晶体会受热分解或氧化 (3)利用乙醇的挥发 , 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① 减少晶体在洗涤时的溶解; ② 减少蒸馏水中溶解氧对晶体的氧化 Ⅱ .[交流讨论 ](1)A、 B装置间缺一个干燥装置 (2)使硫酸铵充分反应 , 完全转化为 NH3 [探究结论 ]% 【 规律方法 】
C6H12O6 CH2OH(CHOH )4CHO 醛基、醇羟基 醛基 的性质 醇羟基 的性质 葡萄糖 化学性质 ●葡萄糖 简介 用途 属于 多羟基醛 (1)醛基 的性质: CH2OH(CHOH)4CHO + H2 CH2OH(CHOH)4CH2OH 催化剂 CH2OH(CHOH)4CHO+2 Ag(NH3)2OH 2Ag +CH2OH(CHOH)4COONH4+3NH3 +H2O △ 己六醇 a
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为什么。 不能。 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量损失较大 有人建议用 ,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 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使测得的热量更加准确。 问题探究 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 反应反应 热测定的数值有如何影响。 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②实验中改用 60 mL mol/L盐酸跟 50 mL mol/L NaOH溶液进行实验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