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6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内容摘要:
3+ : Fe+2Fe3+ ===3Fe2+ (2)冷却结晶 过滤 不能。 蒸干时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会被带入晶体中;蒸干时晶体会受热分解或氧化 (3)利用乙醇的挥发 , 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① 减少晶体在洗涤时的溶解; ② 减少蒸馏水中溶解氧对晶体的氧化 Ⅱ .[交流讨论 ](1)A、 B装置间缺一个干燥装置 (2)使硫酸铵充分反应 , 完全转化为 NH3 [探究结论 ]% 【 规律方法 】 在过滤 FeSO4溶液时要趁热过滤 ,否则 FeSO4在过滤时会析出 , 使得到的硫酸亚铁的量减少。 如果 FeSO4 损失会使 (NH4)2SO4的物质的量偏大。 变式训练 1 (2020年高考海南卷 )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 , 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 , 其步骤如下: 步骤 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 ,分离出液体 , 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 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 3 molL-1H2SO4溶液 , 在 60 ℃ 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 , 趁热过滤 , 得 FeSO4溶液。 步骤 3 向所得 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 (NH4)2SO4溶液 , 经过 “ 一系列操作 ” 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 1的操作中 , 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填仪器编号 ); ① 铁架台 ② 燃烧匙 ③ 锥形瓶 ④ 广口瓶 ⑤研钵 ⑥ 玻璃棒 ⑦ 酒精灯 (2)在步骤 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 ,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 3中 , “ 一系列操作 ” 依次为 ______、________和过滤; (4)本实验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 Fe3+ 杂质。 检验 Fe3+ 常用的试剂是 __________,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步骤 1用热 Na2CO3溶液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 铁屑不溶于水 , 可通过过滤的方法予以分离 , 不必用到的仪器有 ②④⑤。 (2)FeSO4易水解 , 加入过量 H2SO4可抑制 FeSO4的水解。 (3)FeSO (NH4)2SO4均易溶于水 , 欲得到硫酸亚铁铵 , 可经过蒸发 、 结晶 、 过滤等操作。 (4)实验室常用 KSCN(或 NH4SCN)溶液来定性检验Fe3+ , 可观察到溶液变成血红色。 答案: (1)②④⑤ (2)抑制 FeSO4水解 (3)蒸发 结晶 (4)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典型物质的实验室制备 1 .选择最佳反应途径 ( 1) 用铜制取硫酸铜 2C u + O 2 = = = = =△2C u O C u O + H 2 SO 4 ( 稀 ) == = C u S O 4 + H 2 O ( 2) 用铜制取硝酸铜 2C u + O 2 = = = = =△2C u O C u O + 2H N O 3 ( 稀 ) == = C u ( N O 3 ) 2 + H 2 O (3 ) 用铝制取氢氧化铝 2 A l + 3H2SO4== =Al2(SO4)3+ 3H2↑ 2 A l + 2 N a O H + 6H2O == =2 N a [A l ( OH)4] + 3H2↑ Al2(SO4)3+ 6 N a [ A l (OH)4] == = 8 A l ( O H)3↓ +3 N a2SO4 当 n (A l3 +) ∶ n [A l (O H)-4] 为 1 ∶ 3 时, A l (O H)3的产率最高。 2. 选择最佳原料 实验室用铝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应选用氨水 , 而不能选用强碱溶液;用铜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 , 应选用强碱溶液 , 而不能选用氨水 (氢氧化铜可溶解在氨水中 )等。 3. 选择适宜的操作方法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 , 因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 、 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 需要注意隔绝空气。 其方法是: (1)亚铁盐需新制 (用足量铁与稀硫酸反应或还原氯化铁溶液 ); (2)将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煮沸以赶尽溶于其中的空气 (O2); (3)使用长滴管吸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将滴管伸至氯化亚铁溶液的液面以下 , 慢慢挤压乳胶头使氢氧化钠与氯化亚铁充分接触。 4. 选择适宜的收集 、 分离方法 常见实验室制备的有机物有乙酸乙酯 、 溴乙烷等。 因它们的沸点较低 , 通常用加热的方法使其汽化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 溴乙烷则直接用冷凝的方法收集 ,而乙酸乙酯蒸气必须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 这样既可除去同时挥发出去的乙醇 、 乙酸蒸气 , 又可分层进而分离出乙酸乙酯 , 上层为乙酸乙酯。 例 2 (2020年福州高二检测 )[实验设计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由 Fe2+ 制备 Fe(OH)2的过程中 , 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法一:按照图 1进行实验 , 容器 A中的反应开始时 , 活塞 C处于打开状态 , 一段时间后 , 关闭活塞 C, 容器 A中的反应仍在进行。 最终在 ________容器中观察到白色沉淀 (填 “A”或 “B”)。 方法二:按图 2进行实验 , 最终在两极中间的溶液中首先观察到白色沉淀。 请从所给的试剂和电极材料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 蒸馏水;。苏教版化学选修6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相关推荐
Na NO2易溶于水且显著吸热,其熔点为271 ℃ ,分解温度为320 ℃ (5)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 Fe2+ 离子 , 如果误食亚硝酸盐 , 会使人中毒 , 因为亚硝酸盐会使 Fe2+离子转变成 Fe3+ 离子 , 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 O2结合的能力。 服用维生素 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 , 这说明维生素 C具有 ________。 A. 酸性 B. 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
反应中浓 H2SO4的作用是什么。 ① 催化剂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② 吸水剂 :吸收生成的水分,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 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性。 较多量的乙醇,较少量的乙酸。 物 质 沸点( 0C) 密度( g/mL) 水溶性 乙 酸 117. 9 1. 05 易溶 乙 醇 78. 5 0. 7893 易溶 乙酸乙酯 77 0. 90 不易溶于水 难溶于盐溶液 • 思考 *讨论
C6H12O6 CH2OH(CHOH )4CHO 醛基、醇羟基 醛基 的性质 醇羟基 的性质 葡萄糖 化学性质 ●葡萄糖 简介 用途 属于 多羟基醛 (1)醛基 的性质: CH2OH(CHOH)4CHO + H2 CH2OH(CHOH)4CH2OH 催化剂 CH2OH(CHOH)4CHO+2 Ag(NH3)2OH 2Ag +CH2OH(CHOH)4COONH4+3NH3 +H2O △ 己六醇 a
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为什么。 不能。 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量损失较大 有人建议用 ,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 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使测得的热量更加准确。 问题探究 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 反应反应 热测定的数值有如何影响。 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②实验中改用 60 mL mol/L盐酸跟 50 mL mol/L NaOH溶液进行实验 变
交流与讨论 2AgI 2Ag+ + 2I Na2S S2 + 2Na+ + Ag2S 硫化银比碘化银溶解度更小 AgI转化为 Ag2S 沉淀的转化 在含有沉淀的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沉淀剂,使其与溶液中某一离子结合成更难溶的物质,引起一种沉淀转变成另一种沉淀的现象,叫 沉淀的转化。 沉淀转化的实质 是沉淀溶解平衡移动。 一般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BaSO4 Ba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