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内容摘要:

( 2)这些 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黄淮海平原的缺水问题,但 要想完全解决该平原的缺水问题还任重道远。 黄淮海平原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的地区分配不均造成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该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们还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的现象。 因此要想更好地解决黄淮海平原的缺水问题还要注重提高我们的人口素质,培养我们保护资源、爱护资源的意识。 【过渡】 东 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一旦灾害发生,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讨论】 (1)东南沿海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 2)东南沿海主要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 ( 3) 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将该地的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 ? ( 4) 在自然条件与东南沿海相似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否也存在着同样的自然灾害 ?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 东南沿海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地震、台风等。 ( 2)产生原因:①该地区地处沿海,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 受海洋影响强烈,台风、风暴潮灾害频发;②由于台风以及夏季风的不稳定,使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③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板块运动导致地震时常发生, 其中以台湾省最为严重,广东、福建两省次之。 ( 3)减轻灾害损失的措施:①加强各种灾害的监测预报;②修建水利设施防御水旱灾害;③广泛宣传,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等等。 ( 4)东南亚和我国东南沿海自然条件相似,其台风、暴雨洪涝、地震灾害都较严重; 美国东南沿海受飓风、暴雨洪涝灾害严重,但地震灾害较轻。 【探究活动】阅读课本 71页材料“ 广东省的自然灾害 ”,探究以下 问题: ( 1) 分析广东省 20 世纪 50~ 90年代受灾人口和成灾农田的变化趋势。 ( 2) 建国以来广东省的自然灾害损失有何特点 ? ( 3) 分析广东省自然灾害频繁的环境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 1) 20世纪 50年代到 90年代,广东省受灾人口和成灾农田的变化趋势是逐年上升。 ( 2) 损失逐渐上升,而且递升率越来越大。 ( 3)① 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濒临海洋,台风灾害比 较严重;② 广东省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灾害比较多; ③ 广东省大部分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季风进退速率的不同,往往会在不同的年份形成洪涝和干旱 天气; ④ 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密度比较大,人类从环境中摄取资源的数量以及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都比较大。 【投影】 图 35 【承转】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景观图,这里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我国干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