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xa制造工程师t加工教程内容摘要:

加工参数如图 478 “XY 向切入 ” 有以下选择: 2D步长: XOY投影面上(二维平面),保持一定的进给量。 3D步长:在实体模型上(三维空间),保持一定的进给量。 步长:设定 2D或 3D的进给量。 路径类型有如下四种方式如图 479和 480。 偏移:使用一条限制线,做成平行于限制线的刀具轨迹。 法线方向:使用一条限制线,做成垂直于限 制线方向的刀具轨迹。 垂直方向:使用 2条限制线,做成垂直于限制线方向的刀具轨迹,加工区域由两条限制线确定。 平行方向:使用 2条限制线,做成平行于限制线方向的刀具轨迹,加工区域由两条限制线确定 注意:使用 1 条限制线时,要设定加工边界。 注意:使用 2 条限制线时,限制线不要互相封闭,且方向要 167。 补加工方法 167。 等高线补加工 等高线补加工是等高线粗加工的补充,当大刀具做完等高线粗加工之后,一般用小刀具做等高线补加工,去除残余的余量。 如图 481 为手机模型的等高线补加工刀路轨迹。 等高线补加工的加工参数如图 482 每一层补加工轨迹行间的连接方式有三种如图 483: 开放周回 (快速移动 ) 在开放形状中,以快速移动进行抬刀。 开放周回 (切削移动 ) 在开放形状中,生成切削移动轨迹。 封闭周回 在开放形状中,生成封闭的周回轨迹。 最大连接距离表示输入多个补加工区域通过正常切削移动速度连接的距离。 最大连结距离>补加工区域切削间隔距离时,以切削移动连接。 最大连结距离<加工区域切削间隔距离时,抬刀后快速移动连接。 如图 484。 加工最小幅度:补加工区域宽度 小于加工最小幅度时,不生成轨迹,请将加工最小幅度设定为。 如果设定 ,系统会以。 如图 485。 167。 笔式清根加工 笔式清根加工是在精加工结束后在零件的根角部再清一刀,生成角落部分的补加工刀路轨迹。 如图 486为花盘零件的笔式清根加工刀路轨迹。 笔式清根加工的加工参数如图 487。 加工方法设定有顺铣、逆铣、上坡式、下坡式四种选择。 上坡式、下坡式如图 488: 生成沿模型表面方向多行切削有以下三种选择。 由外到里的两侧:由外到里,从两侧往中心的交互方式生成轨迹。 由外到里的单侧:由外到里,从一侧往另一侧的方式生成轨迹。 由里到外:由里到外,一个单侧轨迹生成后再生成另一单侧的轨迹。 计算类型有两种形式: 深模型:生成适合具有深沟的模型或者极端浅沟的模型的轨迹。 浅模型:生成适合冲压用的大型模型 ,和深模型相比,计算时间短。 “ 选项 ” 有以下选项: 面面夹角:定义两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 489产。 如果面面夹角大于该值时不在这里做出补加工轨迹。 所以系统计算出的面面之间的夹角小于面面夹角的凹棱线处才会做出补加工轨迹。 范围 0≤ 面面夹角 ≤180。 凹棱形状分界角如图 490 所示。 补加工区域部分可以分为平坦区和垂直区两个类别进行轨迹的计算。 这两个类别 通过凹棱形状分界角为分界线进行区分。 凹棱形状分界角的范围,0176。 ≤凹棱形状分界角 ≤90176。 凹棱形状角度指面面成凹状的棱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当凹棱形状角度 凹棱形状分界角的补加工区域为垂直区。 当凹棱形状角度 ≤ 凹棱形状分界角的补加工区域为平坦区。 近似系数:原则上建议使用。 它是一个调整计算加工精度的系数。 近似系数 加工精度 被作为将轨迹点拟合成直线段轨迹时的拟合误差。 删除长度系数:根据输入的删除长度系数,设定是否生成微小轨迹。 删除长度 =刀具半径 删除长度系数。 删除大于删除长度且大于凹棱形状分界角的轨迹,这是由于较陡峭且较长的轨迹不利于走刀。 也就是说,垂直区轨迹的长度 删除长度,平坦区轨迹不受删除长度系数的影响。 一般请采用删除长度系数的初始值。 调整计算网格因子:设定轨迹光滑的计算间隔因子,因子的推荐值为 ~。 一般请设定为。 虽然因子越小生成的轨迹越光滑,但计算时间会越长。 167。 . 3 区域式补加工 区域式补加工用以针对前一道工序加工后的残余量区域进行。 如图 491为凹槽模型的等高线补加工刀路轨迹。 区域式补加工的加工参数如图 492 切削方向的设 定有以下两种选择。 由外到里:生成从外往里,从一个单侧加工到另一个单侧的轨迹。 由里到外:生成从里往外,从一个单侧加工到另一个单侧的轨迹。 “ 参考 ” 有以下选项: 前刀具半径:即前一加工策略采用的刀具的直径(球刀)。 偏移量:通过加大前把刀具的半径,来扩大未加工区域的范围。 偏移量即前把刀具半径的增量,如,前刀具半径为 10mm,偏移量指定为 2mm时,加工区域的范围就和前刀具12mm时产生的未加工区域的范围一致。 167。 后置处理 后置处理就是结合特定的 机床把系统生成的刀具轨迹转化成机床能够识别的 G代码指令,生成的 G指令可以直接输入数控机床用于加工。 考虑到生成程序的通用性, 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针对不同的机床,可以设置不同的机床参数和特定的数控代码程序格式,同时还可以对生成的机床代码的正确性进行校验。 最后,生成工艺清单。 后置处理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后置设置、生成 G代码和校核 G代码。 167。 机床信息 机床信息提供了不同机床的参数设置和速度设置,针对不同的机床、不同的数控系统,设置特定的数控代码、数控程序格式及参数,并生成配置文件。 生成数控程序时,系 统根据该配置文件的定义生成用户所需要的特定代码格式的加工指令。 机床配置给用户提供了一种灵活、方便的设置系统配置的方法。 对不同的机床进行适当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设置系统配置参数,后置处理所生成的数控程序可以直接输人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进行加工而无须进行修改。 “ 机床信息 ” 选项卡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机床选定、机床参数没紧、程序格式设置和机床速度设置,如图 493 所示。 一、机床选定 选择合适的机床,并且对当前机床进行操作。 ( 1)当前机床:系统提供五种机床以供选择,分别是 802S、 FUNAC、 DECKEL、 SIMENS和 test. ( 2)增加机床:针对不同的机床,不同的数控系统,设置特定的数控代码、数控程序格式及参数,并生成配置文件。 生成数控程序时,系统根据该配置文件的定义生成用户所需要的特定代码格式的加工指令。 点击 “ 增加机床 ” ,可以输入新的机床名称,进行信息配置。 ( 3)删除当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