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一下认识物质的量浓度内容摘要:
均存在水的电离,不仅运用于纯水,也可用 于各种溶液。 250 C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 ,平均每 n个分子只有 1个分子发生电离,则 n值是 ( ) A、 1014 B、 107 C、 107 D、 B 8 计算 ( 1) 室温下, 已知某溶液中 c(H+)=1 104mol/L, 求: c(OH)和 pH ( 2) 室温下, 已知某溶液中 c(H+)=1 109mol/L, 求: c(OH)和 pH ( 3) 室温下, 已知某溶液中 c(OH)=1 102mol/L, 求: pH 9 3. 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中性溶液 (纯水 )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pH=7。沪科版化学高一下认识物质的量浓度
相关推荐
值比 =化学方程式计量数比 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 ), 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N2 + 3H2 2NH3催 ( A) v (NH3) = mol / (Lmin) ( B) v (H2) = mol / (Lmin) ( C) v (N2) = mol / (Lmin) ( D) v (NH3) = mol / (LS) 统一物质 统一单位 比较反应速率 D v (NH3) = mol /
3:物质溶解过程是否伴随能量变化。 ● 录像: NaOH固体溶于水的能量变化 ■ 提问 4:为什么不同溶质在溶解时所表现出的热现象不同。 ● 动画: 溶解的过程 : 溶解过程 扩散 物理过程 吸热( Q吸) 水合 化学过程 放热 ( Q放)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表现出来的放热或吸热现象,则是溶质微粒在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总效应。 : ◆ 提问 5
离子 ~ 阴离子 原子 ~原子 静电作用 共用电子对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只存于离子化合物 存于 非金属单质 、 共价化合物 、 也可能存在 离子化合物 H Cl Cl Na 不存在 用一根短线代替一对共 用电子 H Cl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键形成的物
C、 v1减少 ,v2增大 D、 v1增大 ,v2减小 A 练习 4: KClO3和 NaHSO3间的反应生成 Cl和SO42离子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反应速率随 c(H+)的增加而加快,试说明 (1)为什么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增大。 (2)反应后期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反应速率 时间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我们知道 ,在一定条件下 ,有的化学反应能够发生
能溶于谁,在通常情况下, 1 体积的水能溶解约 2 体积氯气,而氢气难溶于水),且氯气还能与水、氢氧化钠等反应,故阳极上逸出气体的速率要慢一些。 按上图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会出现浑浊,为什么。 解答: 由于精制的食盐中仍含有少量的 Ca2+、 Mg2+等杂质离子,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随着溶液中阴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增大,氢氧根离子易与这些离子结合成氢氧化物沉淀,所以阴极出现浑浊。
或全部 的结晶水 如石碱风化: Na2CO310H2O→Na2CO3 + 10H2O 胆矾受热是风化的过程吗。 • 潮解( 物理变化 ): 有些 晶体 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并在晶体表面形成溶液 如烧碱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 作业 • 请利用溶解平衡的观点解释:当一定量的NaCl投入足量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的过程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 反应的热效应: 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 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