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教学设计与使用策略module1---4(nx)内容摘要:
p) 语言技能 : 学习用英语表达“赞成与反对”、“同意和不同意”的方法,以“友谊”为话题进行交流。 在了解德国法西斯残害犹太人这段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读 Anne’s Best Friend这篇短文,并进行全面整体理解,引发思考,达到强化学生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的目的。 同时学习用英语写日记和书信,逐步养成用英语记日记的习惯。 语言知识 : 学习本单元 35个单词、 16个短语以及陈述句和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情感态度 : 正确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树立交友的意识,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学习策略 : 通过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困难等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调控策略;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对“友谊”的不同观点和看法,以培养交际策略;通过让学生搜索 Anne日记及相关报道培养学生的资源策略。 文化意识 : 了解中西文化中人们对“友谊”的理解。 教学要求 Unit 1 Friendship ( M1) 基本要求 : 初步学习用英语表达“赞成与反对”、“同 意和不同意”以及表达个人的观点、态度 的方法。 初步掌握陈述句和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和 间接引语的互相转换。 掌握(课本所附词汇表中不带“△”的) 35个单词、 16个短语在本单元中的用 法。 发展要求 :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熟练运用陈述句和疑问句直接引语和 间接引语的用法。 熟悉本单元基本要求以外的(课本所 附词汇表中带“△”的)词。 说明 : 阅读时不要急于讲解课文、单词、短 语、难句、语法等,要注意给学生 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 学习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 不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直接引语转换 为间接引语的一些规则,而是要通过 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灵活掌握用法。 课 时 教学内容 1 Warmingup:根据单元话题 Friendship组织听说训练,可以结合 Workbook第 41页的 Listening amp。 Talking部分进行。 2 Prereading, Reading amp。 Comprehending:根据单元的阅读材料 Anne’s Best Friend进行 Prereading。 Reading,Comprehending的阅读训练。 3 Learning about language:根据单元的语言要求,指导学生理解、发现和学会使用词与句型,学会语法结构。 4 Using language:根据本单元的语言,进行写作尝试。 了解英语日记、书信的格式、常用的语言。 5 Summing up amp。 reflection:引导学生完成 Summing up部分的内容,以此反思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6 Assessment:测试与讲评。 单元要点。 语的用法。 ,表 达个人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教学建议 “ 热身 ” ( Warming up)部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发生的真实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 friendship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了解 “ 朋友 ” 应该具备的素质。 “ 读前 ” ( Prereading)部分的几个问题启发学生对 “ 友谊 ” 和 “ 朋友 ” 进行思考,使学生明确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做朋友,日记也可以成为人们的朋友。 作为导入,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模块教学设计与使用策略module1---4(nx)
相关推荐
思 考 : 1970年 11月13日 ,震惊世界的特大风暴潮导致孟加拉国当地约30万人丧生 ,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这是亚洲地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 这两张 12月 30日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的是 :印度尼西亚 亚齐 省首府 班达亚齐 海滨地区受海啸袭击前后的情形。 其中,上图拍摄于 6月 23日,下图拍摄于 12月 28日的海啸发生期间。 (二 )海啸 定义 :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
林业生产已由过去的重视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转移到了重视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 所以林业生产要从以原木生产为中心转移到以营林为基础、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方向上来,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既充分发挥本区森林系统对全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不断提高林地的经济产值,持久地发挥全国林业基地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具体内容,理解分析东北林业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sin( ) 1810(2) cos( ) cos( ) 523 417解: 218102 又 y=sinx 在 上是增函数 ]2,2[ sin( ) sin( ) 1810 即: sin( ) – sin( )0 1810cos( )=cos =cos 523 523 53 417cos( )=cos =cos
厌:满足 责:责备。 胜:优美的景致。 四、综合探究 探究一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 无愧于中,无责于外。 探究二 第一段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观。 明确:作者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山行图。 作者以简略的笔墨表现了西山的独特风光:山峰连绵起伏、峻峭幽深;松枥满山遍野、遮天蔽日;佛寺宝刹至清至静、远隔尘世;二三子“幅巾应笑,相携徜徉”既是赏景又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