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内容摘要:

,截至 2020年 12月31日, 2020年全年共有来自 184个国家和地区的 162695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519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 、科研机构学习。 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是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前五位的国家。 中新网 2020年 3月 6日电:教育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 2020年度,有关留学数据。 2020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 ,其中:国家公派 5580人,单位公派 7542人,自费留学。 从 1978年到 2020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 员总数达。 (备用例子 ,可让学生举例):唐、宋、元、明时期,朝鲜曾派遣大批学生来中国留学。 仅公元 840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 105人。 很多朝鲜留学生在中国考试及第,长期居留,最著名的有崔致远等。 从明代起,中俄两国正式开始交往。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派遣的来华留学生和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旅居俄罗斯的华侨和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传入俄国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媒介。 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 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 650人,最少时也有 120人。 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 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传播是两个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范畴,尤其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活动越来越多地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的学与教,从而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更加难舍难分地融为一体。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36- 37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手段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板书)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 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1.传媒及其发展(板书)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36- 37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手段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 发展:口语 ―― 文字 ―― 印刷 ―― 电子 ―― 网络 … 口语阶段:主要是通过手势动作、民间歌谣、街头巷议等方式来传递某种 意向或情感。 文字阶段:主要是以祖先创造的文字来传承知识和经验。 印刷阶段:主要是以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德国人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机来传播知识。 电子和网络阶段:主要是借助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手机、电子读物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如印刷术 —— P36相关链接 (文字与图片 ),我们祖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几经演进后发展到铅合金铸字。 铸字和排版都离不开高温,于是, “铅 ”与 “火 ”和印刷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末,激光照排技术不断成熟,具有效率高、周期短、版面灵活、字库齐全等优势。 激光照排是激光与电子的结合,它逐渐在印刷行业中取代铅排,意味着印刷业从 “铅与火 ”的时代步入了“光与电 ”的时代。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板书) 师: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堂探究( P36)( PPT出示): ◇ 结合现实生活,请同学们 探究 “大众传媒的标志是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现代大众传媒的手段有哪些。 ” ◇ 生活在现代社会,对于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同学们有切身的感受。 请比一比 P36列举的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并说说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 生:(思考讨论) ◇ 探究提示: ◇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现代社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