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内容摘要:
寓封建 ( 允许官位世袭 ) 于郡县之中。 而天下治之。 宗法立而刑清。 天下之宗子 , 各治其族 , 以辅人君之治。 —— 顾炎武 《 日知录 》 根据以上材料 , 结合时代背景 , 归纳 、 评价顾炎武的观点。 观点: “ 众治 ”。 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 . 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 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主要思想: ( 1)强烈地批判 君主专制 和 官僚士大夫 的腐败 ( 2)提出了 “ 众治 ” 的主张 ( 3)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4)主张 “ 经世致用 ” ,注重实学。 王夫之 ( 1619— 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 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 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 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 著作现存 《 船山遗书 》 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 代表作有 《 张子正蒙注 》《 周易外传 》《 尚书引义 》《 读四书大全说 》《 思问录 》《 黄书 》《 噩梦 》 和 《 读通鉴论 》 等。 人物生平简介: 王夫之 —船山先生 “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 “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 “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 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 根据材料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主要思想: ( 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 2)政治思想:主旨是 “ 循天下之公 ” , 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 ( 2)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 “ 气一元论 ” 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 物质运动规律 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唯物主义思想家) 人物 经历 代表作 主要思想主张 影响 黄宗羲 都参加 过抗清 斗争; 经历了 明清王 朝的更 替; 都隐居 著书。 明夷待访录 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对君主 专制的 猛烈批 判; 有利于 近代民 主思想 产生。 顾炎武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反对独治,提倡众治 王夫之 《 宋论 》 抨击孤秦陋宋,批判君主专制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经历、主要活动 政治 经济 思想 代表作 共同 思想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反对君。人民版历史必修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相关推荐
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症状: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缓慢,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 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 21三体综合征 症状:患者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常表现出特殊的面容:眼间距宽,外眼角上斜,口常半张,舌常伸出口外,又叫伸舌样痴呆。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600到 1/800。 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性腺发育不良( Turner综合征) 是女性中最常见的一种性染色体病
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 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 3/4)复业。 二、美国该怎么办。 金融危机 主要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 紧急银行法 》 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增发货币; 成立联邦储备银行。 银行信誉恢复,解决货币饥荒,促进金融业正常运行,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了保障。 二、美国该怎么办。 工业危机 主要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 全国工业复兴法 》 建立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
颁布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思考三: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这一思想。 答: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进步性 —— 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成为革命党人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 局限性 —— 缺乏明确的反帝目标和土地革命纲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材料五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当时正在美国, ……他认为自己当前的主要工作
理,宣扬 “ 民权论 ”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 借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 影响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 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同点 都主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
,盟军在登陆滩头终于站稳了脚跟,并进一步扩大战果,向法国的心脏地区进逼。 (3)1944年 8月, ________的军队随同美英军队进入巴黎,成立了法国临时政府。 4.意义 第二战场的开辟,使盟国武装力量开始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 _________阶段。 戴高乐 最后决战 四、雅尔塔会议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 _______败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