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内容摘要:

寓封建 ( 允许官位世袭 ) 于郡县之中。 而天下治之。 宗法立而刑清。 天下之宗子 , 各治其族 , 以辅人君之治。 —— 顾炎武 《 日知录 》 根据以上材料 , 结合时代背景 , 归纳 、 评价顾炎武的观点。 观点: “ 众治 ”。 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 . 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 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主要思想: ( 1)强烈地批判 君主专制 和 官僚士大夫 的腐败 ( 2)提出了 “ 众治 ” 的主张 ( 3)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4)主张 “ 经世致用 ” ,注重实学。 王夫之 ( 1619— 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 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 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 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 著作现存 《 船山遗书 》 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 代表作有 《 张子正蒙注 》《 周易外传 》《 尚书引义 》《 读四书大全说 》《 思问录 》《 黄书 》《 噩梦 》 和 《 读通鉴论 》 等。 人物生平简介: 王夫之 —船山先生 “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 “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 “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 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 根据材料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主要思想: ( 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 2)政治思想:主旨是 “ 循天下之公 ” , 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 ( 2)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 “ 气一元论 ” 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 物质运动规律 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唯物主义思想家) 人物 经历 代表作 主要思想主张 影响 黄宗羲 都参加 过抗清 斗争; 经历了 明清王 朝的更 替; 都隐居 著书。 明夷待访录 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对君主 专制的 猛烈批 判; 有利于 近代民 主思想 产生。 顾炎武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反对独治,提倡众治 王夫之 《 宋论 》 抨击孤秦陋宋,批判君主专制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经历、主要活动 政治 经济 思想 代表作 共同 思想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反对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