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ppt综合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大堤,修蓄洪、分洪工程,退耕还湖;下游除加固大堤外,还要开挖入海河道。 答案 (1)黄河 长江 北岸支流长而多 , 南岸支流短而少。 (2)暴雨集中 , 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 , 强度大 (3)自然原因:春季锋面雨带没有到达。 往往形成 “ 春旱 ” ;夏季 ,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 “ 伏旱 ” 严重;有些年份 , 当夏季风过强时 , 锋面雨带迅速北移 , 淮河流域降水稀少。 人为原因:淮河流域垦殖指数高 , 农田面积大 , 农业用水量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 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差。 (4)上游植树造林 , 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 ,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 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 、 监测。 提高人们的防灾 、 减灾意识。 (5)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雨水 、 季节性积雪融水 、 冰川融水 、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其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大 , 以湖泊水 、 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小。 淮河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 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常形成洪涝灾害。 “ 退田还湖 ” 、 “ 封山育林 ” 可以利用湖泊的蓄水功能和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 , 减少雨水补给的比例 , 增加淮河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比例 , 从而减小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 利于防洪。 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1.气象灾害的种类、分布、成因、特点与防治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成因 特点 防治措施 梅雨 江淮地区 春末夏初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阴雨连绵 ——降水多;出现 “ 空梅 ” 天气 ——干旱 降水多时 ——排水;出现 “ 空梅 ”天气 ——引水灌溉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成因 特点 防治措施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月 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 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及时预报,作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 季节 成因 特点 防治 措施 春旱 华北 3~ 5月 夏季风未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 引水 灌溉 倒春寒 东部季风区 3~ 5月 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 春季出现强低温和雨雪天气 地膜覆盖等 灾害 多发地 区 多发季 节 成因 特点 防治措 施 寒潮。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ppt综合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 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开发利用资源时,不能危及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解析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表明 , 人类首先要发展 , 不能消极地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要有限度 , 不能加大加快 、 无节制地开发可再生资源 , 控制人口增大 , 使人口数量不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度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⑦⑧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2. 用图示法记忆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点演练 2. 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 ( ) A.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
使水体生物群落急剧变化 , 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 , 造成严重的危害。 材料一 2020年 3月 19日早晨,合肥市“ 2020年巢湖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启动。 50万尾鲢鱼、鳙鱼、鳜鱼鱼苗当日被放入巢湖。 在这 50万尾鱼苗中,有 40万尾是白鲢和花鲢,它们被称为巢湖蓝藻的“克星”。 据合肥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赖年悦介绍,鲢鱼、鳙鱼都是虑食性鱼类,能大量摄食藻类,每增长一公斤体重
、 小麦锈病 、 油松毛虫 C. 落叶松毛虫 、 小麦锈病 、 云南松毛虫 、 棉铃虫病 D. 小麦锈病 、 棉铃虫病 、 水稻病 、 落叶松毛虫 (2)在塔里木河流域易遭受的生物灾害是 ( )。 A. 水稻病 、 马尾松毛虫 、 棉铃虫病 B. 小麦锈病 、 棉铃虫病 、 飞蝗 C. 水稻病 、 鼠灾 、 飞蝗 D. 小麦锈病 、 松毛虫 、 棉铃虫病 解析 第 (1)题 ,
洪灾的隐患。 (4)人类越来越多地在低洼地开发和建设 , 导致洪水灾害的灾情日益严重。 (5)这里城市密集 , 交通便捷 , 工农业发达 , 人口稠密 , 洪水灾害损失严重。 新华网 24日消息 国家海洋预报台表示 , 预计 2020年 24日中午至 25日上午 , 渤海湾将出现 50到 130厘米的风暴增水 ,莱州湾将出现 60到 150厘米的风暴增水 , 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将出现 50到
城市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废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 城市工业向环境排放各种物质,使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影响 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气候 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 出现城市 “ 热岛 ” 现象 密集的建筑群 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可以 改善环境 , 使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