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22中国的地质灾害内容摘要:
区别。 【 例证 2】 若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米 )且该地多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则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 练习 2】 2020年 7月 9日晚,国道 213线草坡至映秀方向距离草坡隧道 ,估 计 滑 坡 量 约 有 15 000多立方米,这直接导致该路段先前已抢通路段全部被埋,岷江河段部分被堵塞。 据此回答 (1)~ (2)题。 (1)关于该滑坡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 、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 殊洪流 B. 该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 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 息 C. 该滑坡的形成是因为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 、 比较破 碎 、 地势起伏较大 D. 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2)不考虑岩体影响 , 在下图中的 ① 、 ② 、 ③ 、 ④ 四处修建公路 , 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第 (1)题 , A项表述的是泥石流概念; B项中说滑坡没有先兆信息不正确 , 因为典型滑坡的形成要经过蠕动变形 、急剧滑动 、 渐趋稳定三个阶段; D项中提到滑坡的形成 , 自然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 (2)题 , 滑坡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控制性因素:图中 ① 、 ③ 不存在软弱面 (岩层之间交界面 )。 ② 、 ④ 有软弱面且软弱面与山坡体倾向一致 , 故容易发生滑坡。 答案 (1)C (2)B .我国的滑坡、泥石流 形成 原因 自然原因 我国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土地面积的 66%,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到重力或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 人为原因 人们对山区开发程度不断加大 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爆发频繁、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 分布 分布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较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尤其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我国不同地区的泥石流 中国 泥石 流灾 害区 域特 征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成 因 类 型 冰川 石流 特点 规模巨大,爆发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降雨泥 石流 爆发较频繁,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爆发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山地 暴雨引发泥石流 爆发频率较低,但规模较大且来势凶猛 .滑坡和泥石流的相关性 以辽西山地、冀北山地、华北太行山、陕西华山、四川龙门山和云南乌蒙山一线为界,该线以西的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此线以东的辽东、华东、中南山地以及台湾和海南岛等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我国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地区和西北的陕西、甘肃、山西地区,以及中南、东南的。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22中国的地质灾害
相关推荐
建设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 例 1】 旅 游度假村在旅游规划时应该布局在 ( )。 A.大城市周围,便于人们与大城市联系 B.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C.海滨地区的沙地上,便于人们观赏大海 D.土壤肥沃、经济发达的地区 解析 旅游度假村是旅游、度假、疗养的地方
赏位置选择 诗句举例 高大雄伟的山峰 庐山 (赣 )、黄山 (皖 )、泰山 (鲁 )、武陵源群峰 (湘西北 ) 远眺、俯瞰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地貌的 酷似造 型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特定的观 赏位置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山中的 峡谷、 幽洞、 一线天 长江三峡 (渝、鄂 )、科罗拉多大峡谷 (美国 )
确。 答案: (1)环境条件适宜 (或非生物因素适宜 ) 没有捕食者 (或没有天敌 ) 破坏原有水土系统的平衡 (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2)温带冬季寒冷,水葫芦不再生长;亚热带的热量条件优于温带,水葫芦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3)正确把握物种引进与其结果的关系,提高物种引进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争取好的结果,避免坏的结果 阅读材料,完成 (1)~ (3)题。 材料 2020年 10月 27日
我国亚热带湿润气候 , 为什么旱灾如此严重。 2. 我国旱灾分布有什么特点。 【 例证 1】 下列不是我国干旱多发原因的是 ( )。 A. 热带面积广 , 太阳辐射强 B. 季风气候显著 , 大陆性强 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 土壤保水性能差 答案 A 【 练习 1】 读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回答下题。 我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 (1951~ 1990年 )
0世纪 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大干旱造成成千上万的环境难民。 在历史上各个时期 ,世界各地都出现过因旱涝、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规模移民的现象 )等 (2)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 ): 经济发展 (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迁移,如我国的民工潮 )、交通和通讯等 (3)政治、 社会文化因素 : 政治、文化等,如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 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 最大。 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 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 较小。 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最小。 在距市中心最远 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 区位 通达度 租金 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 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的两边和公路的交会处 远离公路的地区 最高 最高 较高 较高 较低 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