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6认识环境管理内容摘要:
、政府 表 1环境管理的对象 : 通过阅读表 1,了解不同管理对象的环境管理内容。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国家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 环境管理的手段 ( 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 2)其他手段: 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说明: 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 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多种,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 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 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三、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我国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很早就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管理轨道,并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图 5.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通过读图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 ① 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20 世纪 80 年代制定) ②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 :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于,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简称 32字方针。 其中,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原则;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途径;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是目的。 其思想体现了环境管理的综合性、整体性、公众参与、促进环境与人的共同发展等先进理念。 ③。人教版地理选修6认识环境管理
相关推荐
过程 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212 LBLE 例与练 5 B 0 039。 a ω d c b Φ/102Wb t/s A B D 0 1 2 单匝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轴垂直于磁场。 若线圈所围面积里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 ( ) A、线圈中 0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 B、线圈中 D时刻感应电动势为零 C、线圈中 D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 D、线圈中 0到 D时间内
年的韩国留学生在高度称赞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无感慨地对他的中国朋友说: “ 在你们多数人没有懂规矩之前,请不要自称是礼仪之邦。 ” 我们不乏很懂规矩的人,但不懂规矩的现象确实随处可见。 要知道,规矩是行为细节,它往往是道德的外化形态,是文明的形象体现。 懂规矩,能提高个人素养,优化社会风气。 请联系自己和周围人的实际,以 “ 规矩 ” 为话题写篇文章。 为什么外国人说我们不懂规矩。
【 话题分析 】 沧桑巨变,史海沉勾,五千年文明进程,其间历史文化名人浩瀚无涯,仔细思考不难发现,此话题重在考查文化积淀,古代、近代,儒家、释家、道家,出世、入世,均可涵盖。 具体来说可以写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军事等领域中的杰出人物,文章应体现他们身上的忠诚、至孝、廉洁、正直、刚勇、爱国、忧民等高贵品格,可以纵览一生,脉络分明;也可选择一个角度,深挖细掘。 缘事析理,注重材料 【
“中华水塔”之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 25%、黄河总水量的 49%、澜沧江总水量的 15% 都来自这里。 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化最为集中的地区, 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 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 据此回答 1~ 2题: 1.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有 A.长江、黄河
高寒地区 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十分脆弱。 思考 1. 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 A— G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 点拨: A.大兴安岭西侧,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 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 C.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 D. E.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 F.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 G.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2.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性 ? 点拨:
75页“日本的地震防灾计划”,分析地震预测和防震意识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试想,如果唐山有周密的地震减灾预案,会有如此严重的灾情吗 ? • ② 总结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影响因素。 • ③比较唐山和南投地震的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的差异。 • ④分析唐山和南投地震的灾情中,人文因素导致的灾情差异 (资产密度、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人的防震意识等 )。 发现: (1949 — 2020年 )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