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56单元内容摘要:

教学要求 了解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知道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艺术所呈现的藏汉合璧的风格。 体会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认识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重点解读 1.了解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 建筑特色:依山而建,石木结构,形制复杂,装饰华丽,藏汉合璧。 布达拉宫地貌和红宫、白宫、灵塔、大昭寺视频、图片。 欣赏,感受了解 2.知道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艺术所呈现的藏汉合璧的风格。 藏族雕楼建筑、汉族殿堂建筑。 照片,欣赏、辨认、知道。 3.体会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认识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 割的组成部分。 ( 1)民族团结。 角度:文成公主入藏、修建布达拉宫、壁画、珍藏文物。 视频展示壁画,学思之窗、建筑风格、文物照片、会盟碑。 学生从课文中找或教师展示,体会认识。 ( 2)中国领土。 元、明管辖、清册封制度。 壁画、实物、文献。 提取信息、考证。 认识。 20 【 指导意见解读 】 第 1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 北京故宫 教学要求 了解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北京故宫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技术和中国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 感受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 认识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重点解读 1.了解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 特点:布局严谨、气势恢弘、装饰豪华、壮丽辉煌。 (总体和谐中富有变化,装饰艺术丰富多彩,建筑色彩华丽鲜艳, 对比强烈。 ) 2.认识北京故宫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技术和中国 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 感受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和 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 角度: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 布局:平面严谨对称,主次分明,形态:砖墙木梁架结构, 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飞檐、斗拱、藻井和雕梁画栋等。 视频、平面图、局部特写照片,感受,认识。 建筑风格可与世界其他宫殿建筑比较。 可与布达拉宫比较。 21 【 指导意见解读 】 第 1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 北京故宫 教学要求 了解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北京故宫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技术和中国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 感受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 认识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重点解读 3.文化内涵 角度: 物质的 —— 建筑技术及特点,文物宝库。 精神的 —— 建筑设计 思想(封建传统礼制、阴阳五行学说、家、国统一、突显皇权至尊)。 实质:表现封建帝国的大一统气度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视频、规划布局图、景观图(形制、色彩)、文字材料(数字运用)、 图片(龙)。 教师引导,学生找课文说明。 22 【 指导意见解读 】 —— 第六单元 基本要求 了解颐和园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颐和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园林建筑技术和中国特色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感受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美和颐和园的恢宏气势,树立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古代建筑的保护意识。 发展要求 了解颐和园的修建历史。 重难点 第 2课 瑰丽的夏宫 —— 颐和园 重点:颐和园的修建历史;颐和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园林 风格;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 难点: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的突出成就。 23 【 教学设计思想 】 一、准确的教学定位 —— 为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一步发展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 1.定位依据 ( 1)学生的学习基础 ( 2)学生的发展志向 ( 3)高考测量评价方式、方法。 2.定位 ( 1)激发兴趣 ( 2)拓展视野 ( 3) 发展能力 24 【 教学设计思想 】 二、独特的审视视角 —— 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把握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 1.理由 ( 1)世界遗产公约关于文化遗产的定义。 ( 2)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 3)历史教学应体现学科特点和功能。 ( 4)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艺术三者可以统一于历史之中。 2.审视方法 从文化遗产中解读出其所蕴涵的历史信息:经济的、政治的、文学艺术的、科技的、思想的等。 3.目的 探究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发掘其突出的普遍价值。 25 【 教学设计思想 】 三、合理的内容整合 —— 突出重点、删繁就简,直观形象 1.紧紧扣住文化遗产的历史视角,抓住其中最能体现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进行学习,对于其他的教材内容可略讲或归纳合并。 2.将历史的逻辑与教材的逻辑统一于学生的认知逻辑之中,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实质逐渐深化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3.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图片、影像资料,进行探究学习。 探究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发掘其突出的普遍价值。 4.教学指导意见中出现了较多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