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内容摘要:
语言概括 其优秀品质或历史地位。 10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灾难。 除了两次亲临震区,周恩来总理还召集了探讨地震预报的专题会议。 地震预报在当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李四光认为,只要注意对断裂带的研究,并设置必要的观测网进行监测,再参考我国历代文献中丰富的地震资料,是可以对地震作出预报的。 为了探索预报规律,李四光不顾高龄,深入邢台震区进行考察和研究,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的途径。 后来,李四光曾对辽宁营口等地的地震提出了预见。 事实证明,这些预见是正确的。 精心探索地震预报 11 李四光在野外进行地质考察 12 讨论并概括 : 李四光在 “ 多歧路 ” 的人生环境中 , 能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的 主观因素。 男生: 用教材中词句概括 其优秀品质或科学成就; 女生: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其优秀品质或历史地位。 13 如: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地质力学 第四纪冰川 铀矿 地震预报 三、李四光评价●人格特征 从小立志 , 为科学献身 重视实践 , 不迷信权威 “ 让事实说话 ” 的科学精神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 14 三、李四光评价 学术地位: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总体评价: 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人格特征: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 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相关推荐
连发生两场革命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这两场革命的性质是否相同。 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 ① 决定因素 :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 ② 革命性质 :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属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社会主义革命 ③ 判断依据 :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 问题探究: 1917年 11月 68日俄国十月革命在一天多的时间里就在首都彼得格勒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四、康熙帝亲政时面临怎样的困难。 他又是如何应对的。 困难:(内部)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②北方的蒙古部落需要加强管理;③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④权臣鳌拜骄横跋扈,对皇权构成威胁;⑤ “ 三藩 ” 掌握重兵,割据称雄,威胁清朝统治和国家统一。 (外部)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对策:(对内)①智擒鏊拜,稳定了朝廷秩序;②果断出兵平定三藩;③任用降将施琅攻克澎湖
教学要求 了解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知道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艺术所呈现的藏汉合璧的风格。 体会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认识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重点解读 1.了解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 建筑特色:依山而建,石木结构,形制复杂,装饰华丽,藏汉合璧。 布达拉宫地貌和红宫、白宫、灵塔、大昭寺视频、图片。 欣赏,感受了解 2.知道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艺术所呈现的藏汉合璧的风格。
的皇帝喜欢用权谋对待群臣感到耻辱。 你的计策虽然好,我也不想采用”。 原来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在 620年(武德三年)他和另一员大将寻相一起向唐太宗投降。 时间不长,寻相便又叛乱,众将便疑心尉迟敬德也将要叛乱,就囚禁了他,还建议唐太宗杀掉他。 唐太宗却说:“他如果要叛乱,难道还会落在寻相的后边吗。 ”然后就放了尉迟敬德,安慰道:“大丈夫以意气相许,请不要将这点小误会放在心上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爱因斯坦上大学时主修数学和物理,渐渐地迷上了物理学,为以后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 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纪念 奖章。 爱因斯坦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 是( )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 量子理论是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的,爱因斯坦将它推广到光学中,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条论纲》 C.《 至尊法案》 D.《 奥格斯堡和约》 B C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A. 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 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 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同时期的中国、日本社会状况如何。 同时期的西方各国发展状况如何。 国际环境如何。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他是哪里人。 生活于什么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