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内容摘要:
的皇帝喜欢用权谋对待群臣感到耻辱。 你的计策虽然好,我也不想采用”。 原来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在 620年(武德三年)他和另一员大将寻相一起向唐太宗投降。 时间不长,寻相便又叛乱,众将便疑心尉迟敬德也将要叛乱,就囚禁了他,还建议唐太宗杀掉他。 唐太宗却说:“他如果要叛乱,难道还会落在寻相的后边吗。 ”然后就放了尉迟敬德,安慰道:“大丈夫以意气相许,请不要将这点小误会放在心上,我绝不会听信旁人之言加害忠良勇士的。 ”尉迟敬德深受感动,以后为唐太宗屡建奇功。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在 626年(武德九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命人点兵。 当时的唐制规定,年满二十一岁才能入选,但大臣封德彝却说十八岁以上高大健壮的也可以点兵,并得到唐太宗的同意。 魏征却驳回了诏令三四次,不肯签发。 唐太宗大怒,召见他质问。 魏征说:“您常说要以诚信治天下,但即位以来,仅几个月就几次失信于民,这怎么能说是以诚信治天下呢。 ”太宗听了转怒为喜:“过去我总以为你很固执,不懂政事,今天听你分析国家大事,都很切中要害,我确实是错了。 ”太宗不但改正了错误,还赏赐给魏征一只金瓮。 广开言路,兼听纳谏。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魏征 “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 ——唐太宗 魏征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 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夏人。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 “ 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 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 王珐回答说: “ 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 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 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 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 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 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署,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日之长。 ” 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 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 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 • 颁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 • 劝课农桑,不夺农时; • 设置义仓,救灾备荒; • 兴修水利设施,疏浚河渠。 (二)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根本的东西,国家以百姓为本,百姓则以衣食为根本,而生产衣食又以不丧失农时为根本。 ” ——唐太宗 有一次,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制止盗贼的事儿,有人主张制定严酷的法律。 太宗说,“民众之所以偷窃,是因为国家规定的赋税和劳役太重、官吏贪婪,加上自己饥寒交迫,所以就顾不上廉耻了。 我应当节省费用、减少赋税和奢靡,选择廉洁的官员,这样民众衣食有余,就不会当盗贼了,何必用严酷的法律呢。 ”几年之后,天下出现“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的局面。 在民间选拔官员的时候,发现有一些假冒的人,太宗打算按照已经发布的命令处死他们。 兵部郎中戴胄劝阻说,“按照法律应该处以流放”。 太宗生气地说,“你想遵守法律从而使我失去信誉吗。 ”戴胄说,“皇帝的命令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下达的,而法律是国家公布的用来取信于天下的。 陛下对欺。人教版历史选修4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相关推荐
语言概括 其优秀品质或历史地位。 10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灾难。 除了两次亲临震区,周恩来总理还召集了探讨地震预报的专题会议。 地震预报在当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李四光认为,只要注意对断裂带的研究,并设置必要的观测网进行监测,再参考我国历代文献中丰富的地震资料,是可以对地震作出预报的。 为了探索预报规律,李四光不顾高龄,深入邢台震区进行考察和研究
连发生两场革命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这两场革命的性质是否相同。 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 ① 决定因素 :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 ② 革命性质 :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属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社会主义革命 ③ 判断依据 :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 问题探究: 1917年 11月 68日俄国十月革命在一天多的时间里就在首都彼得格勒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四、康熙帝亲政时面临怎样的困难。 他又是如何应对的。 困难:(内部)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②北方的蒙古部落需要加强管理;③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④权臣鳌拜骄横跋扈,对皇权构成威胁;⑤ “ 三藩 ” 掌握重兵,割据称雄,威胁清朝统治和国家统一。 (外部)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对策:(对内)①智擒鏊拜,稳定了朝廷秩序;②果断出兵平定三藩;③任用降将施琅攻克澎湖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爱因斯坦上大学时主修数学和物理,渐渐地迷上了物理学,为以后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 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纪念 奖章。 爱因斯坦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 是( )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 量子理论是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的,爱因斯坦将它推广到光学中,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条论纲》 C.《 至尊法案》 D.《 奥格斯堡和约》 B C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A. 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 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 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同时期的中国、日本社会状况如何。 同时期的西方各国发展状况如何。 国际环境如何。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他是哪里人。 生活于什么年代。
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实现民主自由的强烈愿望,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调动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抗日积极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年 1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选出的 9名常驻议员中,共产党员占 3人; 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占 6人。 材料二 :美国记者怀特写道:‚共产党 …… 让他决定自己应缴纳多少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