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内容摘要: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爱因斯坦上大学时主修数学和物理,渐渐地迷上了物理学,为以后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 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纪念 奖章。 爱因斯坦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 是( )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 量子理论是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的,爱因斯坦将它推广到光学中,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曾说,全世界只有 12个人能懂相对论。 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是( ) A.《 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 》 B.《 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 C.《 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 D.《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A和 B都是牛顿的作品, D把狭义相对论扩大为广义相对论; 《 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 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20世纪科学革命的发动者和主将,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以下研究成果属于爱因斯坦的有( ) ①狭义相对论 ②广义相对论 ③光量子假说 ④光的本质学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 解析 】 选 B。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光的本质学说是牛顿最早提出来的。 ,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卓别林所要表达的是( ) 【 解析 】 选 B。 本题考查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 “ 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 6.“ 日食结束以后, „„ 他们在当场就开始进行对比测量。 一月份,当太阳不在观察的星域时,他们就拍下了这一星域的照片,以便在日食发生时与同一星域的照片进行对比。 经过精密的测量,照片上显示出明显偏差。 ”上述科学观察可能是为了证实( ) ,运动物体上的尺子会变短 ,物体的质量会增加 ,就能打出电子 ,要发生弯曲 【 解析 】 选 D。 本题考查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根据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提出在引力中传播的光线,也要发生弯曲,并建议在日全食时,通过天文观察验证这个预见。 这与材料的表述基本一致。 ,同时更是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 下列有关爱因斯坦关注全人类命运的史实有误的是。人教版历史选修4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相关推荐
的皇帝喜欢用权谋对待群臣感到耻辱。 你的计策虽然好,我也不想采用”。 原来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在 620年(武德三年)他和另一员大将寻相一起向唐太宗投降。 时间不长,寻相便又叛乱,众将便疑心尉迟敬德也将要叛乱,就囚禁了他,还建议唐太宗杀掉他。 唐太宗却说:“他如果要叛乱,难道还会落在寻相的后边吗。 ”然后就放了尉迟敬德,安慰道:“大丈夫以意气相许,请不要将这点小误会放在心上
语言概括 其优秀品质或历史地位。 10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灾难。 除了两次亲临震区,周恩来总理还召集了探讨地震预报的专题会议。 地震预报在当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李四光认为,只要注意对断裂带的研究,并设置必要的观测网进行监测,再参考我国历代文献中丰富的地震资料,是可以对地震作出预报的。 为了探索预报规律,李四光不顾高龄,深入邢台震区进行考察和研究
连发生两场革命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这两场革命的性质是否相同。 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 ① 决定因素 :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 ② 革命性质 :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属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社会主义革命 ③ 判断依据 :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 问题探究: 1917年 11月 68日俄国十月革命在一天多的时间里就在首都彼得格勒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条论纲》 C.《 至尊法案》 D.《 奥格斯堡和约》 B C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A. 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 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 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同时期的中国、日本社会状况如何。 同时期的西方各国发展状况如何。 国际环境如何。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他是哪里人。 生活于什么年代。
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实现民主自由的强烈愿望,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调动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抗日积极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年 1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选出的 9名常驻议员中,共产党员占 3人; 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占 6人。 材料二 :美国记者怀特写道:‚共产党 …… 让他决定自己应缴纳多少赋税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1789年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为捍卫革命,法国人民一方面在战场上英勇抗外国武装干涉军,另一方面于 1792年 8月再度发动武装起义,攻占王宫,囚禁国王。 在人民群众的极力要求下,国民公会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吉伦特派掌权后期,处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 ,1793年 5月底 6月初巴黎人民第三次发动起义将雅各宾派推上统治地位,将大革命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