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内容摘要:
32家 英国 水电 19家 日本 纺织 16家 德国 食品 39家 俄国 机器造船 7家 资金合计 1﹒ 3亿元 共计 136家 (投资在 10万元以上的) 一方面强占中国市场,打击中国民族工业;另一方面又冲击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考探究 2: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危害。 借款: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设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修路和开矿:控制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直接掠夺中国资源。 开银行:成为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工具,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总之:列强通过资本输出 加强了对中国经济、政治的控制,使民族危机加深。 (2)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内容: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实质 对中国 的影响 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从此以后 ,美国在华势力大大增强。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1) 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阶段知识归纳总结 列强对华侵略 经济上 : 以商品输出为主 以资本输出为主 借款贷款给清政府 建筑铁路 开采矿藏 争相设厂 政治上 : 干涉中国内政。人教版历史选修1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相关推荐
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可担任一切官职; 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可担任低级官职; 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军装 二、确定财产等级制度 打 破 贵 族 世 袭 特 权 按 财 产 多 少 划 分 等 级 目的 标准 等级名称 年收入 权利和义务 第一 等级 第二 等级 第三 等级 第四 等级 大于 500 麦斗 300~500 麦斗 200~300 麦斗 除司库外的高级官职; 提供骑兵
( 2)作用: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 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使 他们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 大西 洋宪章 联合国 家宣言 根本利益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 1) 战 况 ( 2) 意 义 ① 1941年 9月底,德军向 发动进 攻,局势紧张。 ② 1941年 12月初,严冬来临,苏军在朱可 夫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军后撤。 ①
总统有权主力国家事务和联邦政府的各种工作,有权选任所有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须经参议院认可),总统是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宣战权归属国会,但在一些情况下总统往往越过国会不宣而战。 在外交事务方面,总统是负责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官员。 他任命驻外大使、公使和领事(须经参议院认可),接见外国大使及公务人员。 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经参议院 2/3多数票的批准;而总统与外国签定的一切行政协定
: 北魏前期征税分为 “ 三等九品 ” .九品是按资产多少而规定赋税高低的品级。 三等是按等第将税收送到不同地区 .但实际上却无法做到 .一方面由于世家大族隐瞒大量田地和人口 ,造成贫富不分。 另一方面 ,由于官吏与地主勾结 ,把负担压在广大人民身上。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⑴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 ⑵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
本知识,运用以上三个关键词,请用最简短文字分别表述出 它们 与 马克思主义 之间的联系。 图三 中共“一大”会址 (1) 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 (2)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争霸的本性,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鲜明对比,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 (4)
国统一高考制度。 1977年冬天, 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入学 1977年某大学的开学典礼 1979年 7月, 75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临黄山,为闻讯赶来的杭州大学学生签名留念 1979年 7月 12日,邓小平在黄山同几名女大学生合影留念。 三、教育的复兴 1. 拨乱反正,重归正轨 2. 蓬勃发展 科教兴国 ; “ 三个面向 ” ①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