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摘要:

本知识,运用以上三个关键词,请用最简短文字分别表述出 它们 与 马克思主义 之间的联系。 图三 中共“一大”会址 (1) 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 (2)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争霸的本性,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鲜明对比,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 (4) 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美好社会和大同理想的追求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 (5) 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新思潮的竞起,给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新的救国方案提供了充分的选择。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器物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制度 科学与民主 马克思主义 思想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新旧思潮激冲突,青年杂志运动起, 陈李胡鲁做代表,民主科学摇大旗, 十月革命炮声响,马克思主义新时期, 人们思想大解放,文化运动载史册。 • 识记: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 2020年考纲新增内容) • 1915年 陈独秀 在 上海 创办 《 青年杂志 》 ,并发表 《 敬告青年 》 ,提倡 民主与科学 ,反对 封建文化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 理解: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 1)主要内容:①提倡 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 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 ( 2)意义: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②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了 民主和科学 的洗礼。 ③为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 识记: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 • 五四运动前发表 《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 、《 庶民的胜利 》 、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五四运动后发表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感悟高考 • 1( 2020天津文综 5 ) 《 新青年 》 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A• 2( 2020浙江文综 16)诗人徐志摩( 18961931)说:“在 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