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内容摘要:
调控管理体制 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 1992年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政策性调整 → 制度性调整)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4.全方位 对外开放 格局的形成 (1)目的: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基础:独立自主的社国;原则:平等互利 (3)过程: 范围 : 80S沿海 ( 1980、 1988五个经济特区 1984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90S 内地 ( 1990以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内容 : 外资、技术 → 管理,第二产业 → 金融等第三产业,经济领域 → 文化教育领域 战略: 初期 “ 请进来 ” →20C 末起 “ 走出去 ”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必须实事求是。 坚持党正确的领导。 ——实质为资源配置方式转变 1.原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生产积极性和束缚生产力发展 2.过程: 1992中共 “ 十四大 ” 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 1997中共 “ 十五大 ” 肯定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2020年底初步建立 2020中共 “ 十六大 ”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 3.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干预 单元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1. 1840~1949年(旧中国) (1)原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的推动 (2)表现:断发易服、西式食品和洋房、废缠足 、婚丧 、 社交礼仪与称呼)、采用公历、增新节日 2. 1949~1978年(新中国前期) (1)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2)表现:物质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 精神。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
相关推荐
封临安 海外贸易税收成国库财富重要来源 元 疏浚大运河开通海运 大都杭州 发达、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繁荣、出现徽商和晋商等大商帮 明初民间贸易,中后期重开 一直不积极开展官方贸易; 清初外贸陷入停顿,统一台 湾后开四口通商;康熙晚期 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 隆只开放广州和特许十三行 经营管理外贸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1.明朝中后期产生 (
第六步: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珠三角 闽三角 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重庆 万县 宜昌 武汉 九江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东兴 满洲里 黑河 珲春 乌鲁木齐 拉萨 昆明 贵阳 长沙 西宁 银川 呼和浩特 长春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众议院选举 B.参议院选举 C.选民直接选举 D.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 二、非选择题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网球场宣誓 共和国历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说,以上两幅图分别代表了法 国人走向共和的初始阶段和确立阶段,请问,在这两个阶段中,分别颁布了什么重要宪法 文件 ?(4 分 ) (2)依据所学知识
新模式。 二、 资本主义运行体制的调节 :P82 (一) 30年代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反危机措施 : 危机 后期 : 罗斯福 实行 新政。 5)影响(评价): • 积极: • 局限: P8 《 金榜 》 P9 《 学案 》 P68 (深远影响) (直接影响) ◆ 美国的反危机措施: 不能 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 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间接影响) 罗斯福新政 “ 新 ” 在哪。
项错误, D项与题干无关。 在亚非会议上,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争取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8.( 2020 余姚模拟) 1955年 4月 18~ 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 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会议达成 了一系列精神和原则。 陈毅同志曾赋诗赞誉万隆精神和原则: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 这里的“万隆精神和原则”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 、种族主义的精神 B.“ 求同存异”的原则 、友好合作精神 D.“
者以研究分子变化的化学与物理、数学的密切关系,证明物理、数学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 基础 地位。 第二部分( 36) • 第 4段,作者先指出天文学研究的 内容 ,再介绍天文学研究的方法,暗示这些研究都要依靠物理中的光学。 后面重点介绍研究 成果 ,以获得这些研究成果的方法,得出 “ 要了解这些天文现象,没有物理学是不行的 ” 结论。 第二部分( 36) • 第 5段首先指出: “ 地学也是靠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