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开创外交新局面内容摘要:
国 的政策 失败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美国代表被迫承认 :“ 这是联 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 国”。 他们哀叹 ,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跳起舞 来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 经济 战略导弹 核力量 常规军事 策略 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苏联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 80% 苏联的战略导弹 1975年已 2402枚,超过美国 40%, 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 3倍 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 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 50000辆 苏联推行进攻战略;美国在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美苏争霸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二 当时美国在美苏争 霸中处于守势 越 南 战 争 战争长达 12年,美军 死亡 , 30多万人 受伤,耗资 4000多亿美元, 给美国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 灵创伤 原因三 长期的对越 战争导致美国 经济衰退 珍 宝 岛 武 装 冲 突 中苏关系恶化 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 台和联合舰队; 1960年,苏联片面撤走在华的全部 专家,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 突事件,中苏关系恶化; 1969年,苏军挑起珍宝岛武装冲突。 苏联在中国边境增兵百万,并威胁对 中国使用原子弹 这一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同中 国处于敌对状态。 中国在国际关系上 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中美关系的改善,对改善 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 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 决台湾问题,实现 祖国统一 大 业,也有重要作用 乒乓外交 1971年 4月,美国乒乓 球代表团实现了对中国的历 史性访问,由此翻开了中国 民间交往的新篇章,为中美 建交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周 总理称为小球推动大球的 “ 乒 乓外交 ” 周恩来总理会见基辛格博士 基辛格访华 1971年 7月 8日,基辛格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 空公司的波音 707飞机飞抵北京。 7月 9日至 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 7月 16日,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 公告宣布,美 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 1972年 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 问中国。 基辛格访华是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的一 次成功访问。 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 “ 台湾 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 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 ”。 美对这一立场 “ 不提出异议 ”。 美确认最终从台湾撤走其全部军 队和军事设施。 尼 克 松 访 华 中美 上海 联合 公报 一九七二年二月 1979年中美 正式 建交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 上海公报 》 《 中美建交公报 》 《 八一七公报 》 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 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 坚持一个中 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 系健康发展的 政治基础。 知 识 延 伸 胡锦涛指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 益,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人教版历史必修1开创外交新局面
相关推荐
者以研究分子变化的化学与物理、数学的密切关系,证明物理、数学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 基础 地位。 第二部分( 36) • 第 4段,作者先指出天文学研究的 内容 ,再介绍天文学研究的方法,暗示这些研究都要依靠物理中的光学。 后面重点介绍研究 成果 ,以获得这些研究成果的方法,得出 “ 要了解这些天文现象,没有物理学是不行的 ” 结论。 第二部分( 36) • 第 5段首先指出: “ 地学也是靠物理
项错误, D项与题干无关。 在亚非会议上,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争取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8.( 2020 余姚模拟) 1955年 4月 18~ 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 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会议达成 了一系列精神和原则。 陈毅同志曾赋诗赞誉万隆精神和原则: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 这里的“万隆精神和原则”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 、种族主义的精神 B.“ 求同存异”的原则 、友好合作精神 D.“
新模式。 二、 资本主义运行体制的调节 :P82 (一) 30年代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反危机措施 : 危机 后期 : 罗斯福 实行 新政。 5)影响(评价): • 积极: • 局限: P8 《 金榜 》 P9 《 学案 》 P68 (深远影响) (直接影响) ◆ 美国的反危机措施: 不能 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 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间接影响) 罗斯福新政 “ 新 ” 在哪。
• 打比方(两个):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在其位谋其政 失职就要追究责任 推卸责任 第三次对话: 冉有曰: ‚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 忧。 ‛ 孔子曰: ‚ 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思考: • 对于攻伐颛臾,冉有真的 “ 不欲 ” 吗。 如果不是真的,课文中能找到确凿的证据吗。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 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心地善良、勤劳肯干 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 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 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的那座山
”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都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 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2.“宝马雕车香满路 ”“ 笑语盈盈暗香去 ”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用了 借代 的手法, “ 香 ”“ 暗香 ” 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