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遗传与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必修22内容摘要:

AA、 Aa、 aa的个体分别占 24%、 72%、 4%那么 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 ) A. 36%和 64% B. 57%和 43% C. 24%和 72% D. 60%和 40% D 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 = 某种基因的纯合子频率 +1/2杂合子频率 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A=24% +1/2 X 72% = 60% 据调查得知,某学校的学生中各血型的比率如下: IAIA 20% IAi 30% IBIB 10% IBi 20% IAIB 10% ii 10% 计算 IB的基因频率。 10% +1/2( 10% + 20%) = 25% (二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 什么是突变。 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① 普遍性 : ② 随机性 : ③ 稀有性 : ④ 有害性: ⑤ 不定向性: A= a1或 A= a2 基因突变的的特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 意义 :基因突变 尽管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在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但却是普遍存在的,它 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为什么还能够改变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呢。 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此外,突变的有害还是有利也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1.种群中突变的特点: 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 2.种群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可遗传变异、不定向 例如:果蝇约有 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 10- 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 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2 104 10- 5 个体 108 种群 =2 107 结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 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 ( ) 选择并解释 A B C D D (三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1) 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你能做出假设吗。 探究活动(四) “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探究活动(三) 2)现在我们用数学方法来讨论一下桦尺蠖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 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 SS 10% ; Ss 20%; ss 7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 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 10%,以后的几年内,桦尺蠖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是多少呢。 第 1年 第 2年 第 3年 第 4年 …… 基因型频率 SS 10% % Ss 20% % ss 70% % 基因频率 S 20% 23% s 80% 77% % 26% % % % % % % % % 升高 降低 (3)在这个探究实验中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 , 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浅色个体的出生率有影响吗。 (4)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 变黑的环境使控制浅色的 s基因频率减少, S基因频率增加 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天敌看到的是 桦尺蠖得体色(表现型)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自然选择 使种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