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平衡的稳定性选学课件教科版必修1内容摘要:
的夹角 θ= 37176。 ,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 sin 37176。 =, cos 37176。 = , tan 37176。 = , g取 10 m/s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求: 图 4- 2- 3 (1)轻绳 OA、 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方向如何。 (3)若物体乙的质量 m2= 4 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 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思路点拨 ] 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三点: (1)平衡时结点 O受平衡力作用,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2)OB绳的拉力与乙所受摩擦力平衡。 (3)甲的质量最大时乙所受摩擦力达最大值。 [ 解析 ] ( 1) 解法一:分解法。 以 O 点 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如 图所示的坐标系,则 TOAc os θ = m1g , TOAsin θ = TOB 解得: TOA=m1gc os θ=54m1g TOB= m1g t an θ =34m1g 解法二:合成法。 合成 TOB与 m1g , 合力 F = TOA。 则 TOA=m1gc os θ=54m1g TOB= m1g t an θ =34m1g。 ( 2) 物体乙静止,乙所受摩擦力 f = TOB=34m1g 方向水平向左。 ( 3) 物体乙所受最大摩擦力 fm a x= μm2g = 4 10 N = 12 N 当 TOB′= fm a x= 12 N 时 由 TOB′= m1′ g t an θ 得, m1′=TOB′g t an θ=121034 k g = kg。 [ 答案 ] ( 1)54m 1 g 34 m 1 g ( 2)34m 1 g 水平向左 ( 3) kg [借题发挥 ] (1)对处于平衡的物体受力分析时,采用合成法和分解法均可,但要注意研究的对象。 (2)分解法和平衡法区别: ①研究对象不同:力的分解法研究的是某一个力,而平衡法研究的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一物体或某一。42-3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平衡的稳定性选学课件教科版必修1
相关推荐
质 ② SO2的还原性 ① SO2与水反应 SO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以 还原性为主。 SO2与 NaOH 的混合溶液 酚酞 SO2的 水溶液 NaOH 溶液 ① ② 硫的氧化物 3. SO2的化学性质 ② SO2的还原性 ① SO2与水反应 ③ SO2与 NaOH反应 SO2+ 2NaOH= Na2SO3 + H2O SO2的 水溶液 品红 溶液 ① SO2与品红 的混合溶液 ②
NO2 N2O4 加热有利于生成 NO2,颜色加深 (工业生产硝酸的化学反应原理) N2O俗名笑气,是一种麻醉剂, N2O3是亚硝酸( HNO2)的酸酐, N2O5是硝酸的酸酐,是一种白色固体。 + 1 + 3 + 5 3NO2 + H2O == 2HNO3 + NO 2NO + O2 === 2NO2 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 3O2 + 2H2O ==
则 ④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考 D ( ) B. 江南私家园林采用不对称的均衡布局 ,一切都按严格的数学法则进行布局;江南园林规模宏大,布局方式与皇家园林相同 ,江南园林迎合园主追求荣华富贵的心理需要 思考 B 二、以情观景 —— 旅游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 过香积寺 》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 性质稳定 , 不活泼 ② 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③ 不与酸反应(除氢氟酸以外) SiO2 + CaO === CaSiO3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高温 ① 是酸性氧化物 4HF+SiO2==SiF4↑+2H2O 物 质 二氧化硅 (SiO2) 二氧化碳 (CO2) 与水反应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碳反应 SiO2与 CO2化学性质的比较
个基因的 DNA片段的模式图 遗传效应 :能复制 ,传递和 表达性状 的过程。 DNA分子为什么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探究思路 假设 17个碱基对的脱氧核苷酸组成一个基因,那么 17个碱基对可以排列出多少种基因。 417 遗传信息 蕴藏在 4种碱基的 排列顺序 中;指 基因 的脱氧核苷酸 (碱基对 )的 排列顺序。 碱基排列顺序的 千变万化 ,构成了 DNA分子的 多样性 ;而碱基的
DNA片段。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基因化学本质是 染色体、 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之间的关系 脱氧核苷酸 染色体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 最主要的遗传物质 —— 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的单位 探究 P57 情境 1: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情境 2: 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DNA指纹能用来鉴定身份吗。 有科学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