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语文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专题九出辞气远鄙倍内容摘要:

______ ____ (3) 必 复.之全之: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 今殴民而 归.之农,皆著于本: 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5) 项伯杀人,臣 活.之: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6)句“炊”作“备”的宾语,其余 9句均为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 答案 (1)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 “使 …… 跟随 ”。 (2)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 “困顿的生活 ”。 (3)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 “使 …… 复原 ”。 (4)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 “使 …… 归 ”。 (5)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 “使 …… 活下来 ”。 (6) 犹得备晨 炊.: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7) 吾子好道而 可.吾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8) 故久 立.公子车骑市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 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 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10) 辄 倾.数家之产: __ 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6)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 “饭菜 ”。 (7)动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 “认可 ”“以为 …… 可 ”。 (8)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 “使 …… 站立 ”。 (9)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 ……鸣响 ”。 (10)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 …… 倾尽”。 点拨 不及物动词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陈述主语使宾语 “怎么样 ”,那么这个不及物动词就是使动用法;如果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那么这个不及物动词就是为动用法;当动词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时,一般是活用为名词。 【 考点总结 】 动词活用也有自己的规律。 1.如同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和意动词,动词也可以活用作使动词。 不过一般是在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情况下。 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为不及物动词,本义为“归顺”,此处应译为“使 …… 归顺”。 2.动词用作名词。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动词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点,作名词用。 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 ”“入 ”原为动词,此处应译为 “生产出来的东西 ”和 “收入的东西 ”。 3.动词用作形容词。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动词具备了形容词的语法特点,作形容词用。 如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 ”中的 “蹲 ”,原为动词,在这里作形容词,修饰 “石 ”,译作 “像蹲着一样的石头 ”。 【 命题规律 】 (1)“为 ”和 “乃 ”均为常考虚词, “为 ”2020年出现 6次,2020年出现 2次, 2020年出现 2次, 2020年出现 9次; “乃 ” 2020年未考, 2020年出现 1次, 2020年出现 1次, 2020年出现4次, 2020年出现过 2次。 (2)“为 ”多考介词用法,其中表被动用法更常考。 “乃 ”多考副词的用法,其中表示出乎意料的用法更常考。 “为”和“乃”字的用法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试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② 表原因,因为; ④ 对; ⑥ 替。 答案 A 点拨 “为 ”作介词表被动时,常与 “所 ”结合,构成 “为所 ”或 “为 …… 所 ”的固定结构。 【例题解析】 1 . 下列句子 中的 “ 为 ” 都是介词,试选出其中用于表被动的一组 ( ) ① 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 ② 胡 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 为国者无使 为.积威之所劫哉 ④ 持其踵 为.之泣 ⑤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何也 ⑥ 阿母 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A.①和 ② 相同, ③ 和 ④ 不同 B.①和 ② 不同, ③ 和 ④ 相同 C.①和 ② 相同, ③ 和 ④ 相同 D.①和 ② 不同,③和④不同 试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 副词,却。 ② 连词,于是。 ③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 ④ 副词,才。 答案 D 对下列句子中, “ 乃 ” 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今少卿 乃.教以推贤进士 ② 乃.重修岳阳楼 ③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 乃.父之志 ④ 度我至军中,公 乃.入 2. 【 考点总结 】 1.“为 ”字用法归类 (1)介词 ①表示动词行为的对象,可译为 “向 ”“对 ”等。 例:此中人语云: “ 不足 为.外人道也。 ” ②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 “ 替 ”“ 给 ” 等。 例:当横行天下, 为.汉家除残去秽。 ③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 “ 当 ”“ 等到 ” 等。 例: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④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 “ 为着 ”“ 为了 ”。 例:天下熙熙,皆 为.利来;天下攘攘,皆 为.利往。 ⑤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 “ 因为 ”“ 由于 ”。 例:天行有常,不 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